1、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课前预习课堂练习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时作业2原子半径及金属性、非金属性递变课后作业基础训练课前预习一、原子半径(1)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具有的电子的能层数_,但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_,从而使原子半径逐渐_;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具有的电子的能层数逐渐_,使原子半径逐渐_;虽然自上到下核电荷数也增多,可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但前者是主要因素,故最终原子半径逐渐_。相同增大减小增多增大增大(2)决定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电子的能层数:电子的能层越多,电子之间的负电排斥将使原子的半径_;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
2、引力也就_,将使原子的半径_。电子的能层数和核电荷数的综合结果使各种原子的半径发生_的递变。增大越大缩小周期性【问题探究】电子的能层数越多,元素原子的半径就越大吗?提示:不一定,原子半径的大小由核电荷数与电子的能层数两个因素综合决定,如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比它下一周期卤素原子的半径大。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如下表(0 族元素不考虑):基础训练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微观粒子半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层数少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小于电子层数多的元素的原子半径B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粒子,半径相同C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粒子,电
3、子数越多半径越大D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C解析:由于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第三周期A族 的原 子半径 不一定 比上 一周期 A 族 元素 原子半 径大,如r(Li)r(Cl)。对于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离子和原子,半径是不同的。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粒子,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r(N)、r(Al)r(S)、r(Al)r(B),故 Al 原子半径最大。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为 15 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价A 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第二周期A 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 6原子序数为 12 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A 族A
4、 B C DC解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 5,所以它的最高价为5 价;C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6,但由于碳元素存在同位素原子,所以中子数不一定为 6。4下列各组微粒半径的比较正确的是()ClClBrFMg2Al3Ca2CaBa S2Se2BrA和 B和C和 D和A解析:同种元素: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则半径:ClCl,Ca2Ca。Cl、Br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依次增多,所以离子半径:ClBr,正确;Al3、Mg2、F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依次减小,则离子半径:Al3Mg2F,错误;Ca、Ba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则半径:CaBr,错误。5下列叙述能说明 A 的
5、金属性肯定比 B 的金属性强的是()A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 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 A 从酸中置换出的 H2 比 1 mol B 从酸中置换出的H2 多D常温时,A 能从水中置换出 H2,而 B 不能D解析:A 项,只指出 A、B 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而没有指明它们的电子层数多少,A 项不正确;B 项,指出了 A、B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多少,但是电子层数少的原子不一定比电子层数多的原子的金属性弱,比如 Na 比 Cu 少一个电子层,但是 Na 比 Cu 活泼,B 项不正确;C 项,只说明等物质的量的 A、B 与酸反应生成氢
6、气的多少,未说明与酸反应时速率的快慢,等物质的量的 A、B 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多的金属活泼性不一定强,如 1 mol Al 比 1 mol Na 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多,但 Al 没有 Na 活泼,C 项不正确;D项,只有很活泼的金属(如 K、Ca、Na 等)在常温下才可与水反应,而较不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与水不反应,D 项正确。6下列关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HCl 的酸性强于 H2S,故非金属性:ClSB第A 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仅用 AlCl3 溶液、MgCl2 溶液、NaOH 溶液,无法验证Mg、Al 的金属性强弱D第A 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
7、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B解析:HCl 的酸性强于 H2S,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无关,A 项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第A 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B 项正确;NaOH 溶液能将生成的氢 氧 化 铝 溶 解,说 明 氢 氧 化 铝 具 有 两 性,从 而 证 明 了 碱 性Mg(OH)2Al(OH)3,则金属性:MgAl,C 项错误;第A 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D 项错误。7A、B、C、D、E 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 和 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 BA,C 和 D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
8、性 CD,E 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A、B、C、D、E BE、C、D、B、ACB、A、D、C、E DC、D、A、B、EC解析:A、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BA,故 A、B为金属元素,处于同周期的左侧,且原子序数 BD,故 C、D 为非金属元素,处于 A、B 的右侧,且原子序数 DC;E 的原子半径最小,故其原子序数最大。则 5 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为 BADCHFH2S 原子半径:NaMgO 酸性:H3PO4H2SO4HClO4 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A B C DB解析:中 O 和 F 属于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
9、性:HFH2O;中 Na 和 Mg 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NaMg,而 Mg 与 Be 同主族,原子半径:MgBe,Be 与 O 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半径:BeO,所 以MgO;P、S、Cl属 于 同 周 期 元 素,其 酸 性:HClO4H2SO4H3PO4。9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 An、Bn、C,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关系 CBAB粒子半径关系 BnAnCC 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原子半径关系为 ACCB;因 A 的质子数大于 B,且An、B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粒子半径 BnAn;因为 An、Bn与 C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具有稀有气体元素的电子层结构,C 只能为稀
10、有气体元素的原子。10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A 族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C解析:A 项,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 VA 族,错误;B 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由于非金属性:,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错误;C 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由于非金属性:,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正确;D 项,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是氟元素,其不显正价,为氯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为7,错误。11A、B、C、D、E 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均属于短周期元
11、素,已知 A 是非金属元素,其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n和 C(n1)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 C 是两性元素。Dn、E(n1)与氩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1)写 出 这 五 种 元 素 的 元 素 符 号:A_,B_,C_,D_,E_。HMgAlSCl(2)写出 E 单质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比较 A、B、C、D、E 的原子半径大小_。Cl22NaOH=NaClNaClOH2O解析:短周期元素中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有 H、Be、Al。其中只有 H 为非金属元素,所以 A 为 H。由于 C 为两性元素,则 Bn和 C(n1)分别为 Mg2、A
12、l3。由于 n2,则 Dn、E(n1)分别为 S2、Cl。因此 A、B、C、D、E 分别为 H、Mg、Al、S、Cl。A元素原子半径最小;B、C、D、E 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越小。BCDEA(或 MgAlSClH)12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的结构及性质如表所示:(1)A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离子半径:B2_(填“”“”或“”,下同)C3。(2)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_E。(3)F 与 E 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 21、11 的两种化合物 X 和 Y,区别 X 与 Y 的实验方法是_。第四周期第族分别取少许 X、Y 于试管中,各加入少量 MnO2 粉末,迅速产生无色气
13、体的是 H2O2,无明显现象的是 H2OF 与 C 组成的两种化合物 M 和 N 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与 X、Y 相等,则 M 为_,N 为_。(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 和 E 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NH34NH33O2=点燃 2N26H2ON2H4解析:由题意知,A 为 Fe 元素,B 为 Mg 元素,C 为 N 元素,D为 Si 元素,E 为 O 元素,F 为 H 元素。(1)A 为 Fe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族;镁离子和氮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Mg2N3。(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则热稳定性:SiH4H2O。(3)H2O2 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放出氧气,因此区别H2O 与 H2O2 的实验方法是分别取少许 X、Y 于试管中,各加入少量MnO2 粉末,迅速产生无色气体的是 H2O2,无明显现象的是 H2O。F 与 C 组成的两种化合物 M 和 N 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与 X、Y 相等,则 M 为 NH3,N 为 N2H4。(4)氨气能够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氮气,说明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氮元素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3O2=点燃 2N26H2O。谢谢观赏!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