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藏 戏课题藏 戏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藏戏这篇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来历以及藏戏的三个特点。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在表达上的特点,在教学时,我以学生为中心,运用自主学习法,感悟品读法,合作探究法等,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极创设学习情境,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形的画面和有声的情感,让学生在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戏的形成过程以及艺术特色。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搜集与藏戏有关的资料。(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在表达上的特点。3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戏的形成过程以及艺术特色。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用时:5分钟)1.观看戏剧视频,听一听,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戏曲的名称吗?2.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1.观看有关戏剧的视频,感受丰富多样的戏曲种类。2.学生交流收集有关藏戏的资料。3.齐读课题。1.写出你知道的四部戏剧名称。_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2.引导读文,学习生字。重点理解“吞噬、雄浑、敦厚、演绎、招徕、优
3、哉、开山鼻祖、两面三刀、随心所欲”等词语。3.出示阅读思考题,探究藏戏的形成与艺术特色。(1)藏戏有什么特点?(2)藏戏是怎样形成的?(3)藏戏的面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有什么特点?(出示学生活动卡)4.让学生自由读第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5.组织学生交流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6.指导朗读课文: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1.读后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弄清意思。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3.速读课文,读后交流、梳理:第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第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4.小组代表汇报。(藏戏特点:带着面具演出
4、;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有开场、正戏、结尾这三个固定的形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5.学生自由表达,最打动自己的地方。6.有感情地朗读。2.我能用横线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咆哮(jio xio)婀娜( )演绎(z y)招徕(li ln)哄笑(hng hng)3.我能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 )的容貌( )的舞姿( )的唱腔两( )三( )行( )积( )( )( )不已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
5、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三、再读课文,领悟方法。(用时:15分钟)“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6、“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1.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2.组织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3.对照开头,体会写法。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
7、是怎样概括的。回顾北京的春节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与本文对比,有什么不同?4.总结: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1.交流成果: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2.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3.学生汇报。(从表达顺序看,北京的春节一时间为序,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北京的春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4.填空。课文从_、_两个方面介绍了藏戏,它有三个方面的特色,分别是_、ZZ(Z_、_
8、。5.藏戏和北京的春节在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_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1.组织学生分小组表演课本情景剧。2.课外拓展:仿照藏戏的表达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1.学生分小组上台表演情景剧。2.构思、写作。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6.小练笔:分别仿照藏戏和北京的春节的表达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初读课文,让学生围绕课文的主要问题读书、思考,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及脉络,这样更容易让学生走进文本中,为细读全篇扫清障碍。全程为学生考虑,努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和时间,促进学
9、生与文本,以及师生间、同伴间的对话。在阅读中能够科学地引导学生释疑解惑,并适时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藏戏教学片段了解藏戏的形成,感悟艺术特色(教学重点)师: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流传几百年,具有无穷的魅力,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是为什么呢?现在同学就到课文中找一找吧!生:藏戏在形成上极具特色,藏戏的鼻祖具有博爱的情怀。生:藏戏里唱腔动作丰富。师:大家说得非常全面,我们首先来看看藏戏的形成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写藏戏形成的部分,想一想:从藏戏的鼻祖身上你体会到了怎
10、样的感情?你心中有哪些感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引导点拨)生:唐东杰布为人们筹集建桥的经费,为老百姓服务的精神真是太崇高了!生:唐东杰布这种博爱的胸怀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以后也要做一个博爱的人。生:唐东杰布高尚的情怀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这更增添了藏戏的传奇色彩,真的很吸引人。师:这种具有传奇色彩的曲目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作为文艺曲目藏戏更具有自身的特点,现在同学们就到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相关语句。我相信你们一定能结合句子概括出藏戏的特点。(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师:藏戏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说说吧。生:我认为课文一开始,就概括地写了藏戏的特点。我给大家读一读(朗读第1-3自然段)
11、。从这三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藏戏有“带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特点。生:我想读读课文第19、20自然段(学生朗读课文),从这些语句中我感受到藏戏具有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演出内容很丰富等特点。师:藏戏带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演完,固定的程式下,唱腔、动作却是那么丰富,再加上它自身具有独特的博爱的传奇色彩,难怪大家都深深喜欢上它。赏析:这篇课文的作者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写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的形成过程以及鲜明特点。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教师紧紧抓住藏戏的形成过程中的传奇色彩,采用自主学习等方法抓住重点段落进行品读感悟,并不断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表达。教学过程实现了由阅读感悟到表达积累的全过程。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