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学们,大家认识图片上这座高大、巍峨的建筑物吗?这是耸立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什么人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周定舫一同去瞻仰、了解这座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第1课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初读课文04精读课文05CONTENTS 教学目录学习目标01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2.了解文章介绍纪念碑的说明顺序。3.感受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并铭记历史,体会作者对人民英雄的崇敬之情。学习目标周定舫(fng)(19311993),浙江定海人,记者。在漫长的记者生涯中,担负过首都十大建
2、筑、毛主席纪念堂等重大报道任务。采写及与人合写了很多优秀作品,如建设中的北京北京城里里外外当你们熟睡的时候祖国的天常蓝水常清等。走近作者必备知识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建成。创作背景必备知识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后,全国人民热切希望及时了解这座雄伟建筑的有关情况,作者为此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访问许多建筑师、雕塑家和建碑工人,并多次实地考察,最终以“瞻仰记”的形式写成此文。字音字形必记字词巍峨()矗立()奠基()镏金()上
3、溯()重幔()庑殿()挑衅()旌旗()逾越()天堑()wichdinlismnwxnjngyqin率()率领()概率shuil挑()挑衅()挑担tiotio瞻()瞻仰赡()赡养zhnshn瞻仰:怀着恭敬的心情仰望。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矗立:高耸地立着。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上溯:从现在往以前推。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词义理解必记字词逾越:超越。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形容它的险要。重幔:重叠的帷幕。这里指重幔形状的浮雕图案。庑殿顶: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构成,屋角和屋檐向上翘起,屋面略
4、微弯曲。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1.划分文章层次。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第二部分(1)开篇点题,总领全文。说明作者瞻仰纪念碑时的心情及纪念碑的总特征。(210)具体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并详细介绍十幅浮雕。第一部分第三部分(11)抒写作者瞻仰纪念碑后的感受。划分层次初读课文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精读课文纪念碑总体特征思考: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品读第一部分内容上,突出人民英雄纪
5、念碑落成的重大意义,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征,同时也点明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万分崇敬”“瞻仰”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具体说明。1.阅读23段,写出作者的活动路线,并试着画出简易的示意图。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走到碑前品读第二部分天安门纪念碑东南西北广场第二层平台东长安街远近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2.第3段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建碑的时间(决议兴建的时间和动工兴建的时间)碑身的规模(用具体数字与天安门比较)建碑的特殊材料(坚硬的花岗岩和洁白的汉白玉)建碑的重大意义3.阅读46段,梳理作者介绍纪念碑的顺序。台阶平台(碑身四周)碑身(正面、背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大碑座空间顺序4.碑文中“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什么?“三年”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年至1949年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整个历史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中国遭受外敌侵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