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第一课时一、预习环节:(一)预习目标:1通过预习,学习本课生字、词语;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内容。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练习给各部分加小标题,探究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的关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优秀品质。4培养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综合概括的学习能力。(二)预习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练习给各部分加小标题,了解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三)预习难点:练习给各部分加小标题,探究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的关系。(四)预习提纲:1用序号标出自然段,根据课题质疑。
2、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拼音的字词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画出生字对应的词语,试着找出根据课题质疑的答案,积累好词、佳句。3利用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懂的问题记在文中。4自学生字,采用查字典的方式写出来。如:枣(Z zo)(一 7画)(囫囵吞枣)5结合生字找形近字,并组词。如:悼( )嗽( )搞( )详( )掉( )漱( )槁( )祥( )6找本课中一字多音或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并注音组词。如: zh扎 zh( ) Z ( )7速读课文,按空行标志理清文章的条理 。8默读课文,完成问题: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四件事分别是: 、 、 、 说明鲁迅先是一个 的人 。9、我给各
3、部分加的小标题是: 、 、 、 、 ,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的关系是: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课堂上预习的,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发现学生预习结果是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随时在小黑板上展示,为其他学生继续做好预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二、展示交流环节:1开火车读文,纠正字音,指导难读的词、句,读后全班交流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及答案,交流好词、佳句。2全班交流预习提纲中的4、5、6题,同桌互查,部分疑难问题可以问老师。3小组探究交流预习提纲中的7、8、9题,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展示交流,学生相互补充,教师点拨指导。4交流解答不懂的问题,为制定下节课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做铺
4、垫。第二课时一、预习(此预习环节作为家庭作业)(一)预习目标:1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2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品词析句、理解句子的学习能力。(二)预习提纲:1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如:鲁迅逝世前后的一些情况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别人写的有关鲁迅的文章,鲁迅先生自己写的文章等等。2分组重点研读,深入感悟。(1)研读“深受爱戴”部分,画出鲁迅先生深受爱戴的语句,采用抓重点词,结合本单元的学习,结合搜集的资料,联系上下文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2)研读鲁迅先生生前的四件事部分,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采用以下方式研读:我研读的是 这件事,表现了鲁迅 的品质。我是从课文中 这句话体会到的,这句话是对鲁迅的 的描写,我抓的重点词是 。我的感受是 ,我是采用 方法体会到的。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记在文中。(小组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