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班级 姓名 分数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34分)一、我会拼也会写。(8分 )you huo guo l zo yn gao jiepn duan jiao jie lian yi xio xn yi yi二、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分 )踮(din din)起脚尖 夹(ji ji)丝玻璃 榨(zha zai )油苔藓(xin xin) 潺潺 (chan chn) 粘(zhn nin)三、我会组词( 8分 )肺( ) 嫌( ) 胎( ) 溅( ) 尝( ) 钩( ) 纵 ( ) 吩( ) 四、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 然大物 ( )断丝连 安然无
2、( )不容争( ) ( )( )万千 依依不( ) 五、我会选词填空。(6分 )囫囵吞枣牵肠挂肚与众不同悲欢离合别出心裁如饥似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爸爸书架上的一些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翻过了。刚开始,我读得很快,( ),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慢慢的,故事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吸引了我,他们的( )常常使我( )。我开始( )地阅读,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丰厚的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构思就( ),落笔也( )。第二部分句段练习(19分 )六、补充句子。(10分 )1一日无书,_。2江南几度梅花发,_。3_ ,和煦催耕种。4宝剑锋从磨砺出,_。5新型玻璃一课向我们介绍了_、_、
3、_、_、_五种新型玻璃。6落花生一文告诉我们_。七、修改病句。( 4分 )1我估计他一定知道这件事。2虽然天气这么冷,所以她仍然坚持长跑。八、按要求写句子。(5分 )1 爸爸生气了。(扩句,至少两处)_2 巍巍群山盖满了白雪。(改写成拟人句)_ _3 你难道不该多读些闲书吗?(改成肯定句)_ _4将“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这句话改成陈述句。_。第三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0分 )九、课内阅读。(8分 ) 钓鱼的启示片断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
4、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1写近义词。劝告( ) 抉择( )2读画有“ ”的句子,理解句中的两个“鱼”的不同含义。前一个“鱼”指_,后一个“鱼”指_。3用“_”画出父亲告诫的话。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理解。_十、课外阅读(12分 ) 旅行鸽旅行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不过,它的后背是灰色的,似(shi si)乎还有些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
5、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 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森林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黑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亿只!改变旅行鸽命运的,是它的肉食用起来味道鲜美。 如果用木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下好几只旅行鸽。如果用猎枪,捕杀几百只(或者甚至)几千只就更不在话下了。这就是当时的事实。那时候,狩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少了。到1880年,成群的旅行鸽只能在个别地方看到了。即使这样,那里的猎人还是每年向餐桌提供(gng gong) 。 1900年的一天
6、,随着一声枪响,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伤了。1909年,曾经有铺天盖地般阵容的旅行鸽,只剩下三只了,它们生活在一家动物园中。1914年9月1日,最后一只旅行鸽在那家动物园中死去,美国所有的报纸和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消息。旅行鸽铺天盖地到物种灭绝,只有短短的五十年时间。而在二十世纪,竟有数以百计的动物,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或读音(4分 )。2用“_”画出文中描写旅行鸽“绚丽多彩”的句子;并用“ ”从文中至少画出两个反映旅行鸽“铺天盖地”的句子。(2分 )3选择正确的答案:旅行鸽命运的改变主要因为它( )。(1分 )A长得好看 B.数量繁多 C.味道鲜美4.旅行鸽
7、灭绝的时间是_,灭绝的原因主要是_。(2分 )5结合实际,请简要谈谈你读了文章后的感受。(3 分)_ _。第四部分 写作 (27分 )十一、写作1我国古代有许多描写四季景色的句子,你能以春夏秋冬任意一个季节的相关景物写一段话吗?(7分)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
8、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请以“我和书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