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6 穷 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得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主动积累词语。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对话和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品读文中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揣摩、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2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情感与价值观: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教育学生学习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教学难点:练习续写课文教
2、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解题1. 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2. 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3.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
3、学中的不朽名作。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果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否如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穷”。二、初读课文,疏通文路出示初读要求:1读准每一个字,生字随时查字典弄清字型;2读好每一个词,新词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3读通每一句话,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反馈初读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着重正音析形。2指名若干学生,排火车读完全文。朗读完毕,学生评议,教者点评。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1谈话启发:这个故事,篇幅比较长,但思路
4、比较清晰,你们能不能事情的发展变化,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请默读梳理,形成文字。(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2学生自学:(1)教师巡视,排疑解难,对个别同学适度提示方法。不妨先将课文划分为几个部分,并归纳每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2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来。第二部分(310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部分,讲桑娜出门去探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她已经死去,就抱回了两个遗孤。第三部分(1126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讲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夫妻的想法不谋而合。(2)同桌商议,互相修正补充。3、班级交流:根据需要,指名23人交流,适度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