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9课阳光下的皮肤.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8187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9课阳光下的皮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9课阳光下的皮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9课阳光下的皮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9课阳光下的皮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9*阳光下的皮肤总目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通过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地球是一个大家庭”的美好心灵。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渴望全世界人民团结、平等、互助的美好愿望。教学难点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的目的。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世界地图,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国家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观世界风光,谈心中国家。1欣赏世界各国风光图片,教师介绍。2学生解释自己喜

2、欢的国家。3总结“地球村”概念,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阳光下的皮肤。二、交流预习,复述课文。1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生答:本文主要写莱斯小姐要求全班来自三十二个国家的五十四个孩子介绍自己国家的故事。生答:感受到了南非黑人求平等、求生存的心声。2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生答: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对话的形式贯穿全文的。是的,所以,我们暂且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堂语文的口语交际课。三、合作交流,品读体验。1各个国家的同学都想利用口语来展示自己国家的风采,你认为:哪个国家的同学介绍得好?你为什么欣赏他的介绍呢?哪一个国家的学生介绍得最精彩?最形象?在口语交际中,新加坡的李

3、德远和朝鲜来的金顺玉的对话中知道了他们国家的什么特点?他们好象伤害到了彼此,你认为说话时要注意什么?教师要求: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该国家的特点,并体会介绍者的心情。教师随学生交流出示不同国家的图片,补充介绍。从新加坡孩子和韩国孩子的谈话中既要明白国家特点,也要明白口语交际中要有礼貌,要尊重他人。生答:德国的孩子介绍的好,因为他懂得为自己民族所犯的错道歉。(答案不一)生答:南非的孩子介绍的最精彩,他说出了南非人渴望平等的心声。生答:新加坡面积小,韩国人好哭。口语交际时不要伤害别人,要有礼貌,尊重别人。2简要了解为消除种族歧视做出努力的曼德拉等人的事迹,交流“阳光下的皮肤”的含义,

4、出示图片。(1)索普种族歧视的牺牲者在1912年第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最出色的人物是美国的天才运动员索普。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运动员,但在奥运会冠军史册上并没有他的名字。人们一在提到他,称颂他,他的名字比冠军还要响亮,是因为人们同情他的不幸。他是种族歧视的牺牲者。他出生于印第安贫穷家庭,他篮球、足球、游泳、跑步,样样都行。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时,他稳拿了2次全能冠军(跳远、200米、1500米、铁饼、标枪)。但,他被人诬陷为职业运动员,奥运会取消了他的冠军资格并把金牌转发给这个项目的第二名,但后者拒绝接受,他说:真正的冠军是索普,不是我也不是其他任何人。索普不仅被剥夺了金牌,而且被剥夺了参加业余

5、比赛资格,就这样,一代才华横溢的运动员被扼杀了。此后,索普当过职业棒球员,卖过苦力,他留给人世的最后一句话是:“还我金牌”。70年过去了,终于,在1982年国际奥委会决定为索普恢复名誉。1983年1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赴洛杉矶将追回的金牌重新授予索普留下的儿女。索普,一代天才运动员就这样成为了种族歧视的牺牲者!这些都是过去的南非,然而今天的南非,有着硕大的钻石,经典的建筑,安逸的生活,著名的人物-刚刚获选的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现在的黑人已不再是昨天的黑人,他们的呼声震惊世界,你听他们的课堂上也响起了南非学生的声音:“我们虽然是黑皮肤,可它是阳光的皮肤。”(2)“阳光下的皮肤”到底是什么

6、意思?生答:皮肤是健康的像阳光一样美丽,美丽的,自由的,平等的。(3)是不是每个孩子的皮肤都是阳光的?生答:是的,在同一片蓝天下,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美丽的,都是自由、平等的。四、模拟情景课堂。让我们用还原课堂的形式,教师饰演莱斯小姐,学生分为不同的角色,再现莱斯小姐和学生们对话的情景。教师重点说出莱斯小姐的关于地球是一个大家庭的语言。五、教师小结。同学们:历史上,日耳曼民族是白皙的,生活是富有的;犹太人是聪明的,他们是与黑人有着天壤之别的高贵人种,但如果他们的内心不消除种族歧视、不讲究平等,他们仍然不是阳光皮肤。我们渴望的是,消除种族歧视、暴乱,呼唤和平的阳光普照。到那时,人人都是阳光皮肤。在

7、结束这节课前,让我们体味一下和平世界的美好吧!配以种太阳的歌曲。同学们齐唱种太阳,表达热爱和平的心声!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荷兰 鼓历 醒悟 祈祷 ( )2.设记 道歉 班级 优秀 ( )3.接待 思辩 即刻 清楚 ( )4.信仰 高昂非州 隔离 ( )附答案:1.荷兰 鼓历 醒悟 祈祷 (励 )2.设记 道歉 班级 优秀 (计 )3.接待 思辩 即刻 清楚 (辨 )4.信仰 高昂非州 隔离 (洲 )二、多音字组词我最棒。dio( ) jn( )调 禁tio( ) jn( ) pio( ) lu( ) 漂pio( ) 落 l( ) pio( ) 1o( )附答案

8、:dio( 调动) jn(禁受 )调 禁tio(空调 ) jn(禁止 ) pio(漂流) lu( 落花) 漂pio(漂亮 ) 落 l(落下 ) pio(漂白 ) 1o(落枕 )三、我来选择正确答案。1.找近义词:必然( )A.必须 B.必定 C.固然2.找反义词:落后( )A.前进 B.升起 C.先进3.下面各组词语黑体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东张西看 张灯结彩 伸张正义B.善解人意 心怀不善 多谋善断C.无穷无尽 穷追猛打 理屈词穷D.有目共睹 历历在目 目瞪口呆附答案:1.找近义词:必然(B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

9、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A.必须 B.必定 C.固然课本、报刊

10、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2.找反义词:落后(A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

11、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A.前进 B.升起 C.先进3.下面各组词语黑体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D)A.东张西看 张灯结彩 伸张正义B.善解人意 心怀不善 多谋善断C.无穷无尽 穷追猛打 理屈词穷D.有目共睹 历历在目目瞪口呆四、我会辨别比喻句,只在比喻句后面画“”。1.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2.海燕像玄色的闪电,在高傲地翱翔。( )3.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山水画。( )4.一个个小山似的浪头不断地向他扑来。( )附答案:1.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2.海燕像玄色的闪电,在高傲地翱翔。()3.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山水画。( )4.一个个小山似的浪头不断地向他扑来。( )板书设计:19.阳光下的皮肤我们是一个大家庭阳光下的肤色 家庭和睦爱祖国 渴望和平、平等、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