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第一小节,体会作用,领悟课文中心。2选择一则小故事复述,完成作业。教学重点难点:领悟课文中心教学过程1回顾课文内容,探讨人物品质。读了三则小故事,你觉得徐帅是一个怎样的人?2学习第一小节,体会作用,领悟中心。(1)默读,思考每句话的意思。(2)读第一句,这句话讲了哪两层意思?说说功高盖世朴实无华的意思,对比写强调什么?(2)第2 句写什么?(3)怎么理解人民的公仆就是他一生品质的写照?(4)这一节与三个小故事反映徐帅的品质有什么联系?(5)读第一自然段,完成作业本习题6,交流,议论为什么排除选项(1)(2)(6)审题,联系第一自然段,说明为什么称徐帅是布衣元帅?布衣这个词
2、和中心有什么联系(7)小结。3选择一个故事,详细复述。(1)提出要求(2)准备指名引路四人小组交流4作业()听写词语()完成作业本34两题。板书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布衣 元帅朴实无华 功高盖世人民公仆 战功赫赫住:小胡同 言:每元钱都用在建设上穿:蓝布旧衣 常常告诫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态:亲切像一家人(比普通人还普通) (从不居功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