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别饿坏了那匹马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学目标1、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
2、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会读写“泰然、流连忘返、身无分文、溜之大吉、十指连心、怒目圆睁”等词语。2、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3、。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4、 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重点、难点1、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
4、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残疾青年深深的感激之情。2、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讲一个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1、 板书“欺骗”并请学生理解“欺骗”的含义。2、 生活是复杂的,并不是仅仅几句话就能概括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场特殊的“欺骗”。齐读课文题目:别饿坏了那匹马。3、 关于这场“欺骗”,你们想知道什么?(1)、谁“欺骗”谁?(2)为什么“欺骗”?(3)怎么“欺骗”?二、自读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得以继续看书
5、的事。2、课文几次写到了“别饿坏了那匹马”,其用意是什么?它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我”把马草卖给残疾青年,离开书摊时,青年嘱咐“我”的话。第二次是青年看见“我”背着马草走向书摊时,吩咐妹妹碧云的话。第三次是“我”对青年说的话。“我”担心误了喂马时间而饿着马。 (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3、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为了使“我”能继续看书才有了这个故事。由此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善良 宽厚 善解人意)三、抓住重点句,感悟人物品质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2、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课件。(1)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
6、看你的马草。”为什么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此时,他是怎么想的?(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了什么?(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他为什么急了?(4)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当“我”走到后院后,看到心目中的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了吗?那么,“我”看到了什么?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说明了什么?“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一匹马。现在“我”看到了马
7、草,明白了真相,“我”的心情如何?(我感到了震惊与感激。)3、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父亲也很善良。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他知道残疾青年生活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他还不忘利用匆匆翻书的机会,在书里夹上几张毛票,维护了青年的自尊。碧云同样善解人意,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着哥哥把谎言维持下去。四、总结课文写残疾青年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从这个角度来看,残疾青年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身边有这样感人的故事吗?五、拓展训练:小练笔“我”推开了木板房的门,真相终于大白。“我”站在那一堆枯黄的马草前,脑海中也许会浮现出一幕幕往事;耳畔也许还会回响着守摊的残疾青年说过的每一句话;也许 “我”在这一刻都会想些什么呢?请发挥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吧。板书设计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残疾青年 “我” 热心、善良 爱读书、诚实、有志气教学反思1、 设计一个好问题:“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其实会读书的同学能从课文中发现蛛丝马迹,会发现摊主的心思,找找看,同时写上自己的体会。”2、 设计小练笔让学生练习续写。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