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那棵高山榕 教学目标 1认识并规范、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理解“步履轻快”、“兴致勃勃”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那棵高山榕不同寻常的来历。3学习倒叙的记叙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能够结合上下文,了解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挚情感。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并规范、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文章大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3、理清文章叙述脉络,体会文章倒叙的表达方式。【教具准备】1歌曲春天的故事2收集邓小平的相关资料。3一幅高山榕葱茏耀眼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听歌曲春天的故事。 2. 那位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
2、老人是谁呢?(邓小平)关于邓爷爷,你还知道些什么呢? 3.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4.教师出示资料: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2019年2月19日),四川广安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过渡:是啊,邓小平爷爷虽然离开我们了,
3、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邓小平爷爷的故事。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遍。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扫除文字障碍 1、 默看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勾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同桌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接力读课文,每人读一段或两段,师生共同正音。 3、学习生字。 4、讨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妩媚 心仪 伟岸 亮丽 镌刻 沐浴 5、书写生字词语。三、再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一)自己先思考,然后分组讨论分段 1.(第14自然段)介绍了那棵高山榕所处的环境以及它旺盛的生长状态。 2.(第57自
4、然段)段详细地讲述了邓小平1992年南巡深圳时种下一棵高山榕的故事。 3.(第8自然段)讲那棵高山榕茁壮成长。 4.(第9自然段)讲那棵高山榕融入了邓小平深沉的爱,祖国和人民也将永远热爱和怀念邓小平。 5.(第10自然段)讲那棵高山榕生机勃勃,也暗含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提问:谁能说出课文的表达顺序?作者是由眼前看到的这棵枝繁叶茂的高山榕,联想到伟大的邓小平同志,联想到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联想到他在1992年南巡深圳时,种下的那棵高山榕,特别是联想到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w mi xn y wi n jun k m y二、词语
5、巧搭配。( )晨风 ( )朝阳 ( )山( )水 ( )阳光 ( )枝叶 ( )和( )丽 ( )千( )万三、 填一填。邓小平是伟大的_,伟大的无产阶级_ 、_、 _ 、_,他是_总设计师,是_的创立者。四、想一想,填一填表示“想”的诃语。左思右想 异想天开 朝思暮想 浮想联翩 痴心妄想 胡思乱想 冥思苦想 深思熟虑苦苦地想( )想得厉害( )想得离奇( )想得周到( )想得没道理( )想得很多( )想了又想( )想得荒唐( )参考答案:一、妩媚 心仪 伟岸 镌刻 沐浴二、呼吐 吸纳 青绿 沐浴 舒展 风 日 成 上三、马克思主义者 革命 政治 军事 外交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四、冥思苦想 朝思暮想 异想天开 深思熟虑 胡思乱想 浮想联翩 左思右想 痴心妄想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复习巩固1、听写词语:榕树 妩媚 心仪 伟岸 亮丽 镌刻 沐浴 深圳 绿草如茵 湘妃竹 石碑2、小黑板出示词语,学生自己订正。二、快速浏览,扣中心句1、教师:这是一棵怎样的高山榕?课文中有集中评价它的文段吗?请找一找。2、学生读4 自然段。“这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上万棵高山榕一样普通。然而,它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3、抓“普普通通”与“不同寻常”三
7、、学习课文1至4自然段,体会榕树的“普普通通”1、这棵普通的榕树是怎样的呢?请找出有关的语句,好好体会,并勾画、圈点和批注。2、学生谈体会。老师随机指导朗读,总结并板书: 默默地 带来亮丽 增添和谐3、让我们一起跟随课文的叙述走近榕树,边读边想象画面,像放电影一样欣赏这样一棵平凡却美丽的榕树。四、学习课文其余部分,体会榕树的“不同寻常”。(一)、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表现榕树不同寻常的地方,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二)首先质疑并存疑。(三)学习课文5-7自然段,了解榕树的栽种过程,体会榕树的“不同寻常”。1、课文用了很多篇幅详细介绍了小平同志栽种榕树的过程,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叙述去看看当时的情景
8、,看看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教师引读课文5-7自然段,教师读叙述的话,学生读描写小平的语句。然后教师点拨指导)(1) 这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上万棵高山榕一样普通。然而,它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这两句概述这棵高山榕既普通又不同寻常,同时引出下文高山榕不寻常的故事。体会高山榕所处的环境青山、蓝天、白云、碧水,烘托出一片宁静而开阔的世界;体会高山榕的葱郁与平凡;体会高山榕与天地、山水之间的和谐相处,这是普通的,然而却因为它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其中包含着他老人家对祖国人们的深沉的爱。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2、谈感受。引导学生从描写小平的动
9、作、神态的词语中感受小平同志兴致勃勃,结合资料介绍明白小平同志是因为看到深圳的发展,看到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绩而高兴。(卫星上天 北京奥运会)再读“那棵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如伞,生命勃发”你又读懂了什么? 2)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如伞,生命勃发那棵高山榕生机勃勃,也暗含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说明高山榕长势很好;隐含着的意思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是分不开的。同时,也预示着祖国的未来会更加繁荣昌盛,就像这棵高山榕会越来越葱茏耀眼一样。【课堂作业新设计】1.把下面的
10、词语补充完整。( )水( )波 不同( ) 风( )日( ) 步履( )神采( ) 葱茏(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它( )青山的伟岸,( )碧水的秀丽。它( )在万千青青小草的簇拥之下,( )地向天撑开自己的一片苍翠,( ),( )3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下列句子。(1) 那棵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如伞,生命勃发。(2) 这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高山榕,同成千上万棵高山榕一样普通。然而,它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1.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1、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碧水微波 不同寻常 风和日丽 步履轻快 神采奕奕 葱茏耀眼 2. 没有 没有 只是 默默 呼吐晨风 吸纳朝阳3.(1)那棵高山榕生机勃勃,也暗含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2)它生存的环境和它的样子是普通的,然而却因为它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其中包含着他老人家对祖国人们的深沉的爱。所以是不同寻常的。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
12、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13、:“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板书设计】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4、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普普通通 传达着深爱永驻那棵高山榕 不同寻常 昭示着事业永昌。【课后反思】 本篇课文用倒叙的方法,文章先写棵高山榕在青山碧水间“呼吐晨风,吸纳朝阳”,是一棵普通的高山榕,又是那样的不同寻常;在教学本课时,除了让学生通过学生随文识字写生字新词外,注重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全文,品读重点段落,抓住关键的句子。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感悟和概括。 细读本文,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升腾强烈的爱国热情,要让学生感受到领袖对祖国,对人民真切的爱,所以在教学本课时,应以朗读教学为主,认真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用自己的心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放手让学生去品读感悟,让学生那稚嫩的心灵发现我们成人所不能感悟的美。在教学本课中,我让学生多读、多感悟、多体验,多表达,感受阅读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学生人文素养。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自觉主动地背诵相关课文,段落,抄写妙语佳句。在本课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如同学们的朗读、背诵是极具个性化的,各有各的方法。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