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政治生活之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一)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1、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问题A.含义: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注意:和平问题和平状态B.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第一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第二原因:“二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
2、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C.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表现(不稳定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D.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注意:如何全面看待当今世界的和平问题:B+C(2)发展问题A.含义: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B.发展是当
3、今时代的主题: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借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C.当今世界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者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的存在贫富和饥饿现象。落后、贫困、危机、债务这些挥之不去的阴影仍然与人类相伴随。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注意:A如何全面看待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B+CB贫富差距悬殊既是
4、世界经济发展的障碍,也是危害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4)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A. 有效途径: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是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
5、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注意:世界发展的主体是世界各国人民。世界的管理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2、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一个长期的充满复杂斗争的过程。3、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
6、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1)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2)世界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 目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在保持经济大国地位的基础上正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实力不断增强;俄罗斯:有巨大的经济、科技潜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中国:拥有日益发展的经济力
7、量,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3)各种政治经济力量为此调整的目标: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调整目标,力图为自己确立有利态势。美国极力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和德国正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世界多极化的意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注意:世界多极化
8、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5)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6)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4、当前的国际竞争 世界格局的变化,各国目标的调整,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1)内容:表现在各个领域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2)实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
9、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这些物质力量是基础;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世界各国的努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4)对我国的要求:在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10、。我们要科学地认识复杂的国际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坚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正确处理面临的各种国际问题。(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我国的外交政策(1)外交政策的含义: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2)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决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
11、和领土完整。(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基本点)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注意: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a.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的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b.表现(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
12、立自主的主要表现):第一,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第二,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第三,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去反对另一个国家;第四,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第五,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正确理解国际关系、国家
13、利益、国家性质和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和外交政策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国家处理国际问题的重要依据。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国家性质决定对外政策的性质。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国家对外政策的执行过程,就是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从根本上讲,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内容,对外政策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国家对外关系上的反映。随国家利益的变化导致主权国家对外政策的改
14、变,从而使国际关系发生相应变化。同时,国际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国家利益的实现。3、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1)我国的外交成就:新中国建立之际; 50、60、70年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总结: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2)我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条件(原因):我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国际地位日益提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
15、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不断发展;我国反对任何形式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径;我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我国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共同点,坚持从双方的长远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大局出发,通过协商谈判妥善地解决与其他国家的分歧;我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贸往来、经济合作、科学技术及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注意几个观点A我国提出: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B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C我国处理国际问题,根据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根据)和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4、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
16、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1)内涵: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注意: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同于以往西方列强通过侵略、征服、控制的途径,掠夺、攫取别国的财富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是既通过
17、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2)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A、中国应当和平发展(必要性)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国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中国决不会侵略和奴役别国人民,也不愿意受别国的奴役和压迫。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和平发展就是要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努力发展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体现了我国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政策。B、中国能
18、够和平发展(可能性)中国走上和平发展之路,是由各种条件决定的: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C、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e.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正确道路;f.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g.锻造了一支在党的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3)和平发展的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中国的和平发展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
19、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和平发展将对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越发展、越强大,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4)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注意:A、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全体中国人民长期的共同努力。为了保证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还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强国和强军的统一。B、从经济生
20、活角度分析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a内涵: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坚持对外开放,也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原则。b: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这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市场的经济的内在要求。走和平发展道路,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
21、则。c:中国应如何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发展各国的经济关系,坚持对外开放,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在对外经济发展中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世界的经济共同繁荣。这体现了对外贸易中“平等互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5、本单元总结(1)围绕国家问题展开讲解: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静态);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动态)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b.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c.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渗透和平与发展线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潮流)(问题);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强烈愿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
22、国际合作与发展是联合国的基本宗旨;在当代国际社会,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去本教材一错点改正以下都是错误的观点,请尽量用书本原话将其纠正!1、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纠正: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纠正: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3、全国人大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3、纠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4、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可以代替人大行使全部职权(纠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5、人大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体现人大的审议权,人大批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体现人大的监督权,关于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的通过体现人大的立法权,决定国家领导人选体现人大的决定权。 (纠正: 审议报告:体现监督权; 批准报告:体现决定权; 大政方针的通过:体现决定权; 决定领导人选:体现人大的任免权)6、人大代表享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民群众
24、在立法活动中享有提案权。(纠正: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民群众在立法活动中不享有提案权。)7、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也是立法机关。(纠正:国务院不是立法机关)8、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纠正: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一府两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纠正: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两院作为司法机关监督政府。)1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
25、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是全国人大。(纠正: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11、人大是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纠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贯彻执行。)12、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纠正: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3、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分别独立行使检查权和审判权。(纠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14、15、中国共产党是全体公民的政党。(纠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
26、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6、中共中央在我国国家机构中位于最高地位(纠正:中共中央不是国家机关,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核心。)17、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有: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行政,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纠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18、(纠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19、面对用电紧张的形势,上海市委要求电力部门务必坚持把确保居民用电作为头等大事,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坚决不拉居民生活用电,该做法表明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党行使了管理社会经济的职能。(纠正:说明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是领导核心而不是国家机关,应该由政
27、府行使国家职能。)20、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核心,二者是对立的。(纠正:二者不是对立的,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纠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2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纠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核心是发展,
28、根本方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纠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4、中国共产党是不讲任何个人利益的政党。(纠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决不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25、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共同执政的,共同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纠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26、共产党与民主党的关系就好比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一个是在朝党,一个是在野党。(纠正: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27、共产党与
29、民主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民主党在组织上隶属于共产党。(纠正: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是独立的。)28、共产党与民主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民主党要对共产党负责。(纠正: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相互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29、共产党与民主党的政治地位是平等的,他们的活动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纠正: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原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30、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纠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
30、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1、民主党派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纠正: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32、人民政协是我国的国家机关,具有管理经济文化的职能,重大国家事务决定权,在国家机构中处于重要地位。(纠正: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管理职能,也不具有决定权。)33、人大与政协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后者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纠正: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我国的国家
31、权力机关,后者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34、团结和合作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纠正: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35、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意味着民族平等已彻底实现,民族差别已消失。(纠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36、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纠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37、民族平等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
32、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纠正: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38、民族团结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纠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39、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基础(纠正: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40、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是为了实
33、现各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纠正:从根本上是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41、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纠正: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领土完整、国家统一。)42、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纠正:民族自治地方要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不同于特别行政区。)4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纠正:我国民族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44、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拥有的自治权主要包括立法自治权、外交独立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纠正: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拥有的自
34、治权主要包括立法自治权、经济独立权、变通执行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和其他自治权。)45、在我国,宗教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纠正:在我国,宗教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社会主义社会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46、在我国,一切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纠正: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47、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意味着国家鼓励发展宗教。(纠正: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民信仰宗教。)48、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教徒能到宗教场所外传经布道,非教徒可以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纠正: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教徒不能到宗教场所外传经布道,非教徒不可以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49、依法管理宗教
35、事务是为了使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树立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纠正: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不是使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而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御渗透。)50、我国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过程中必须坚持互惠互利。(纠正: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51、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相适应。(纠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52、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意味着我国支持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作出自己的阐释。(纠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意味着我国支持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5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民主的唯一形式。(纠正:实现民主的形式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