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拓展阅读实训 (一)贝多芬潜心创作的故事有一次,贝多芬去办点事情,回来的时候,他感到有些饿了,于是,便走进了一家饭馆,他找了一把椅子就坐了下来。这时,他正在思考创作一支钢琴曲,不知不觉中,他抬起手,用手指就在餐桌上敲了起来,就象以往弹钢琴一样。“咚咚咚,咚咚咚”,这有节奏的弹击吸引了不少人向他看来,他却毫无察觉。就餐的人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人们都在私下议论着这个奇怪的人。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还在有节奏地敲着。这时,店老板过来想提醒提醒他,刚走到他面前,他一看店老板来了,立刻明白了这是在饭店里,于是便问老板:“请结帐吧,多少钱?”店里吃饭的人哈哈大笑了起来。店老板看他还不明白人们为什么大笑,就说:
2、“先生,您还没吃饭呢!”“这哈哈哈哈”他自己也大笑起来。来源:学+科+网还有一次,他与几个朋友到郊外散步,看到美丽的田野,翠绿的青山,蜿蜒曲折的河流,他禁不住又想到该用什么样的旋律来表现了。散步中,朋友们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唯有他一言不发。很长时间之后,他突然大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我找到了!”说完,狂奔着就跑回家去了。惊得朋友们不知说什么才好。回到家里,他就把刚才所见的美丽的景色用乐曲的形式在钢琴上弹奏出来了。这首曲子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洋溢着大自然诗情画意的第四交响乐。就这样,贝多芬靠自己的顽强努力终于被认为是维也纳最好的钢琴家和最优秀的作曲家。1、写出表现贝多芬思考创作曲子注意力集中的
3、两个四字成语。2、为什么店里吃饭的人哈哈大笑起来?3、文章主要叙述了哪两件事情?表现了贝多芬的什么品质?4、为什么贝多芬能够成为维也纳最好的钢琴家和最优秀的作曲家?5、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贝多芬的第四交响乐应该很什么有关?从哪可以看出来?6、写几句话赞美一下贝多芬。来源:学。科。网(二)聂耳的卖报歌聂耳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昆明。聂耳从小喜爱音乐,1918年就读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利用课余时间,聂耳自学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乐器,并开始担任学校“儿童乐队”的指挥。来源:学#科#网Z#X#X#K聂耳在创作上最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大家都会唱的卖报歌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那是在1933年的秋天的一个
4、傍晚,他约朋友周伯勋出去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卖报时喊的名字很动听,想让周伯勋也听一听。当他们走到吕班路 (现在的上海重庆南路)口时,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来走去,匆忙地卖着晚报,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着报名和价钱。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知道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在回家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者安娥写词”。 过了几天,安娥把词写好了,聂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铜板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可以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
5、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能买两份报”的句子。来源:后来那位小姑娘真的一边唱一边卖,她的歌声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现在聂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还活着,已成为白发斑斑的老人了。人总是要死的,但聂耳的卖报歌将长存于世。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清脆 ( ) 聂耳 ( )2、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总起句。3、文中划线句子表现了聂耳的什么品质?4、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5、通过这个故事,请你描写出聂耳的形象特点。6、课外搜集卖报歌歌词,体会一下。26、月光曲 (一)1、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2、因为贝多芬只顾着思考创作曲子,忘了自己还没吃饭就付款。3、贝多芬在饭店里专心思考曲子 第四交响乐
6、创作的灵感 表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专注4、因为他对音乐无比热爱,并且能够潜心钻研5、和山水有关 看到美丽的田野,翠绿的青山,蜿蜒曲折的河流,他禁不住又想到该用什么样的旋律来表现了。6、略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二)来源:学.科.网1、cu ni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
7、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2、聂耳在创作上最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大家都会唱的卖报歌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3、表现了聂耳对待创作的严谨、科学。4、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5、热爱音乐 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同情劳动人民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6、略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