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06.50KB ,
资源ID:20731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731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作业2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作业2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课时作业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曾皙(x)冉(rn)有毋(w)吾以也B摄(sh)乎大国之间 因之以饥馑(jn)比(b)及三年C夫子哂(shn)之 以俟(s)君子愿为小相(xin)焉D冠(un)者五六人 风乎舞雩(y)喟(ku)然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B且知方也 方:正道,指是非准则C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D宗庙之事,如会同 会:学习,学会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 B为国以礼C加之

2、以师旅 D因之以饥馑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或此或彼,二者必居其一B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乘犊车,从吏卒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今齐地方千里D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天涯若比邻5翻译下面的句子。(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译文:_(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译文:_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1)表现孔子循循善诱教育家风度:_;(2)表现子路志向:_;(3)表现冉有志向:_;(4)表现公西华志向:_;(5)曾皙为什么说自己的志向“异乎三子者之撰”: _。课内精读阅读下面文段,完

3、成711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

4、“吾与点也。”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如”字的意义。(1)如或知尔 如:(2)如五六十 如:(3)宗庙之事,如会同 如:(4)如其礼乐 如:8从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语言行动中,可以看出三个人的性格各有什么特点?子路:_冉有:_公西华:_9曾皙的设想表达了他怎样的一种理想?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答:_10解释“夫子哂之”中的“哂”,并说明文中用“哂”而不用“笑”的理由。答:_11说明“可使足民”与“可使有勇”两个句子各有什么特点。答:可使足民:_可使有勇:_12有人说,儒学在开创之时,是一个相当开放、相当自由、尊重个性的学派。后世的儒学被独裁者树为“一尊”之后,就越来越趋于保守、封闭和僵化了

5、。试根据本文的学习和平时的阅读谈谈你的看法。答:_13孔子为了行道救世,辙环天下,“知其不可而为之”。此时此地,为何一反常态,赞赏曾皙的观点呢?答:_课外迁移阅读下文,回答1418题。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漾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

6、”夫子曰:“辩哉!”颜渊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注】聝(u):古代战争中割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熏:香草。莸:臭草。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

7、、弟恭、子孝。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当一队而敌之 当:率领B必也攘地千里 攘:夺取C挺刃交兵 兵:士兵D导之以礼乐 导:教导1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喟然而叹曰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B以其类异也 作师说以贻之C则由无所施其勇 其皆出于此乎D夫子何选焉 盘盘焉,囷囷焉1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只有我能做这件事,让他们两个人跟随我吧。B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分析论说利害关系,消除两国的灾难。C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文武两方

8、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还说什么呢?D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让百姓修不了城墙,越不过护城河。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侍坐”篇都表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B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C孔子赞赏子路之“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D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18上文中,子路、子贡和颜渊在农山之上各言其志。请从中选择一人之志,作出简要评价。(80字左右)答:_课时作业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解析:A冉rn

9、;B比b;D冠un。答案:C2解析:D项“会”应为诸侯相见。答案:D3解析:A中“以”为因为,连词;其他均为介词“用”。答案:A4解析:方圆。A.有人,或者;B.shn,一车四马,chn坐;D.b动词,等到,b,挨靠在一起。答案:C5答案:(1)(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弱了下来,铿然一声放下瑟站了起来,回答说:“我的志向跟上面三位所说的不同。”(2)治理国家要注重礼让,子路的话说得不谦让,所以笑他。6答案:(1)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

10、有勇,且知方也。”(3)“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4)“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5)不从政,淡泊自得。7答案:(1)如果(2)或者(3)或者(4)至于8答案:子路:坦率,自信;冉有:谦卑,礼让;公西华:自信,善于辞令9答案:实行仁政而出现的“大同社会”的景象。10答案:微笑,含有不十分满意的意思。理由:孔子对子路抢先回答,不知谦让感到不满。11答案:可使足民:使动句;可使有勇:省略句,省略了“民”。12答案:要点:师徒相聚,和谐而安详,或娓娓而谈,或独坐鼓瑟,任从己便。孔子不摆架子,循循善诱,众弟子毫不拘束,

11、各抒其志。整个过程洋溢着一种隽永而飘逸的情味。开放自由而又尊重学生的个性。13答案:要点:论语中所记述的孔子,并不是后世所推崇的一个高不可攀的偶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为实现自己的信念而奋斗,表现了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但他内心中也会产生彷徨、苦闷、失意甚至颓丧,特别是到了晚年,他感到自己活得太累了,有时也向往一种超越和解脱的境界。14解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C“挺刃交兵”中的“兵”应为兵器的意思,而交兵则是交战之意。故答案选C。答案:C15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

12、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A均为连词,表修饰。B连词,表原因;连词,表目的。C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语气。D疑问语气助词;形容词词尾。答案:A16解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的正确意思是“使他们在城市里不必设防,两国边境不越境”。故答案选D。答案:D17解析:“赞赏”错,结合原文最后一段的内容,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可知孔子肯定的是颜回,而不赞同子路和子贡的观点。答案:C18答案:子路骁勇善战,希望披上铠甲,迎战于敌军,凯旋而归;子贡善辩,希望游说两国之间,以辩才解决争斗。然而到了颜回的时候,颜回却退而不对,直到夫子请他谈谈自己的志向,颜回才述说自己的理想。可见,颜回个性谦和,不喜与人争强斗胜。子路勇敢能战,但战争未免劳民伤财,所带来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会使人民生活困苦、流离失所、身心不安。子贡善辩,但能言善辩,亦有需善辩之时机,便是两国间的交战。如此,亦不是太平安宁之世。唯有颜回,愿以德辅佐圣王,以礼乐治国,希望百姓们安居乐业,变兵器为农器,永离那战火硝烟,使老有所养,幼有所依,人民生活安宁。这也正是夫子之志,希望世界大同,百姓生活在和平安宁的社会里。也难怪夫子从中选择了颜回。- 1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