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有趣的机器人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机器人。2.初步了解机器人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通过对机器人的了解,激励学生对编写程序的兴趣。2学情分析6年级学生对机器人非常有兴趣。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不同机器人的了解,认识机器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初步认识什么是机器人的概念。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授引入:同学们,新的一学期我们将要学习新的内容,上学期我们学习了flash软件的应用,利用flash我们能制作简单的动画,如海上日出,白云追月等,让画面更加鲜活生动。这学期我们将用认识一位新的朋友,请大家将书翻到第一页,认识认识我们这位
2、新朋友,对它就是机器人。机器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记得在老师小的时候,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就是变形金刚,那里面有许多造型各异的机器人。后来最喜欢买的玩具也变成了机器人玩具。儿时的记忆已经成为过去,那时候机器人还只是能在动画片和漫画书中能看到,到现在这个科技十分发达的当今社会,机器人已经实实在在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谈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是机器人。请踊跃回答。(学生抽问)同学们刚才说的都是正确的,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机器人”,请大家将书本翻到第一页。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机器人。机器人能够代替人类完成重复乏味或者危险的工作,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 看着
3、23页的四副图片,你们能说说,这些机器人都是用来干什么的么?1.自动大门 2.排爆机器人 3.自动灭火机器人 4.火星探险机器人我们再来看看第四页上边的这位机器人,它可是了不起的角色,它的名字叫asimo,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能直立行走的机器人。日本本田公司研制的仿人机器人ASIMO,是目前最先进的仿人行走机器人。ASIMO身高1.2米,体重52公斤。它的行走速度是0-1.6km/h。早期的机器人如果直线行走时突然转向,必须先停下来,看起来比较笨拙。而ASIMO就灵活得多,它可以实时预测下一个动作并提前改变重心,因此可以行走自如,进行诸如“8”字形行走、下台阶、弯腰等各项“复杂”动作。此外,AS
4、IMO还可以握手、挥手,甚至可以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
5、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
6、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ASIMO利用其身上安装的传感器,拥有360度全方位感应,可以辨识出附近的人和物体。配合特别的视觉感应器,他可以阅读人类身上的识别卡片,甚至认出从背后走过来的人,真正做到眼观六路。当他识别出合法人员后,还可以自动转身,与之并肩牵手前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有关asimo的知识。聊了这么多以后,同学们一定想看看asimo的视频吧,老师从网络上下载了一些,可以供大家看看。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
7、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
8、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播放视频录像)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
9、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同学们,刚才大家也了解了很多关于机器人的知识介绍,那么,你们能总结总结,什么才是称为机器人呢?(抽问)实际上,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机器人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机器人执行的是取代或是协助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制造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它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1.有身体,有形状。2.机器人要有大脑,即控制它的程序。3.要有动作,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动作。具备以上的条件的装置,我们可以称其为机器人。同学们下去以后,可以去仔细发现发现,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装置是机器人呢。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