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梅岭三章112233BA知能优化测验提示:点击进入讲评。5544ABC综合技能提升778899101066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当峰烟四起时,每一个人都有参与(y)其中的责任。B敌人好似阎(yn)罗,你不拿起武器去斩杀他的头颅,就会成为他的刀下冤魂。C看,旌(jng)旗飘飘;听,战鼓声声奋起吧,热血勇士,生也有崖,为国牺牲之意无尽。D这位将军戎马一生,战功赫(ch)赫,尽管已经两鬓斑白,仍时刻准备着听候国家的召唤。B【点拨】A项中“峰”应为“烽”;C项中“崖”应为“涯”;D项中“赫”应读“h”。2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享受现在的同时,我们也
2、应A.瞻望过去,在那B.血雨腥风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在反侵略的斗争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有的人死在枪林弹雨中,有的人死在摧残折磨下。他们慷慨赴死,C.取义成仁,换来了和平安定。D.铭记历史,我们才能走得更远。A【点拨】“瞻望”意为往将来看,应该搭配“未来”,可改为“回望”。3引用典故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诗词句等,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下面的诗句中引用了典故的一项是()A断头今日意如何 B旌旗十万斩阎罗C此头须向国门悬 D人间遍种自由花C【点拨】该项中引用伍子胥“抉目东门”的典故,意为死不瞑目,忠诚可鉴。4下列对三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章用反问总领全篇,回首身经百战
3、的平生;后两句生发奇伟的想象,“阎罗”影射凶恶残暴的敌人,一个“斩”字,沉着痛快,表现出诗人豪迈的英雄气概。B第二章着重写对诸君的期待,勉励生者为人民解放的未竟事业继续奋斗。一个“须”字,使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献身的光荣感跃然纸上。C第三章进一步正面抒发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和甘愿为之献身的人生理想。D这三首诗把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新颖;在语言上运用借代、借喻,引用典故等手法,使语言形象精练。A【点拨】第一章用设问总领全篇。5【2019内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公共福利支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共福利支出规模在一个较长时期呈现不断上升,不依赖经济周期的变动。B传统中国对
4、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许多人的读书指南。C初三学生要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取决于平时在学习上是否刻苦努力,是否做到了无愧于心。D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性作品,赢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创造了良好的票房业绩,填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空白。B【点拨】A项成分残缺,“呈现”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上升”后加上“的趋势”;C项一面对两面,可删掉两个“是否”;D项语序不当,应当改为“创造了良好的票房业绩,填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空白,赢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6.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_G42 明线:“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明】。暗线:孟良崮战役的血
5、与火的历史【暗】。【点拨】本题属于概括分析题,本文的标题是美丽墓园,从内容上看记叙了“我”瞻仰墓园的过程,这是明线;从第段开始,作者回顾“6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血战”,悼念英灵,这是暗线。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75页第6-9题。_第段“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内容】,通过对比突出烈士为国捐躯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长久地活在世人心中;而有些刻意想要让人注意的人,却更易被人淡忘【主】。【点拨】本题属于效果作用题,对比的作用是突出表现什么内容或表达什么情感,先找到一处对比的地方,再分析对比双方,理解作者要突出表现的内容或表达的情感。7.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
6、,试举一例分析。8.第10段为什么要交代抗战时期烈士母女临刑前的场景?_X43 描写这个场景,更能触发人类的共同情感:哺乳的母亲,刚出生的婴儿都没有被放过【内容】,可见敌人是何等的残忍和没有人性【主】。这更能激起人们对和平的珍爱,对战争残酷的痛恨【客】。【点拨】本题属于效果作用题,首先明确母亲临刑前给出生仅10天的、要和自己一起受刑的女儿喝自己的血,表现了敌人的残忍;下文中的“人世间有多少豪华的坟墓能装得下这种悲壮与豪情?”又可见对烈士的敬仰,借此激发人们对和平的珍爱。9.第段中的合欢树这一意象有何作用?_X43 一方面借物喻人,借合欢树表达作者对那段英雄历史的铭记,对烈士的崇敬和不舍【内容】
7、【主】;另一方面用选择问句,使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客】。10.班上开展主题为“见贤思齐,崇尚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观点论述】(口语交际语言运用素养)一段时间以来,花木兰被另类演绎,邱少云、刘胡兰等英雄的事迹屡遭质疑。“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请陈述你的观点。_示例:英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族群;有了英雄,不知拥护、爱戴、敬仰,则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致敬英雄是最好的国民教育方式。【撰写对联】(综合性学习语言建构素养)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雄。下面的对联拟描写其中的两位,请续写下联。上联:穆桂英挂帅出征立伟业下联:_示例:刘胡兰舍生取义照汗青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