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诫子书设计:李雯 审核: 洪敏 黄海组长 执教:七年级语文组 使用时间:2019.11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悉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2.重视诵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本。3.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熏陶。 学习重点: 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良好品质。学习难点: 理解文中成才的所需条件,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写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1、
2、背景链接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本文选自诸葛亮集卷一(中华书局2009年版)。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晚年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2、 预习课文,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夫( ) 淡泊( ) 淫慢( )遂( ) 穷庐( ) 险躁(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注意读音和节奏。(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把握节奏,并能有感情的朗读。4、再读课文,根据课文注解理解文意。第一部分 学习探究主问题1. 诸葛亮写本篇文章的用意
3、是什么?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 自学要求:a.自由朗读课文,注意重点字词和字意。b.概括文章内容大意,认真体会。第二步:互学探究 合作要求:组长组持,有序交流。4号先讲,3号、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第三步:展学探究 展评要求:展学分工,选定代表,展示问题。主问题2. 本文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 自学要求:通读全文,自由思考,理解问题。第二步:互学探究 合作要求:组长组持,有序交流。4号先讲,3号、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第三步:展学探究 展评要求:展学分工,选定代表,展示问题。主问题3.
4、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 自学要求:通读全文,找找成才的条件。第二步:互学探究 合作要求:组长组持,有序交流。4号先讲,3号、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第三步:展学探究 展评要求:展学分工,选定代表,展示问题。第二部分 达标检测(一) 基础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 静 ( ) 淡泊( ) 致远( ) 无以( ) 明志( ) 广才( ) 励精( ) 险躁( ) 治性( ) 枯落( ) 穷庐( ) 接世( )2、词类活用。 非学无以广才( ) 非志无以成学( ) 非宁静无以致远( )3、翻译句子。 (1)静以修身,俭
5、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二) 综合练习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彘(zh):猪。适:往、回去。特:只、不过。待:依赖(1) 解释下面句中画横线的字。曾子之妻之市( ) 顾反为汝杀彘( )特与婴儿戏耳( ) 今子欺之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3) 这一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