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045051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

2、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边界十分简洁,由49N、60N(近似)、102 W和110W这四条线相交划定。下图为萨省北界上M和N两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若M、N图上距离7.4cm,两地地方时相差4分钟,则图中比例尺约为A. 1:250000B. C. 七十五万分之一D. 图上lcm代表实地距70km2. 根据已学知识推测可知萨省A. 理论上位于西六区B. 面积超过70.1万km2C. 各地遍布常绿阔叶林D.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答案】1. C 2. D【解析】【1题详解】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题干显示两地图上距离为7.4cm。由材料可知,MN两点位于萨省北界,因此纬度应为60N(近似);在60N处,经度相差1,纬线长差110*1/2=55km;两地地方时相差4分钟,则经度相差1,因此MN两地实际距离为55km。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带入公式即可计算出比例尺1/75万。故C正确,A、B、D错误。【2题详解】A、由材料可知,萨省位于102w-110w之间,应当属于西七区,A错误;B、依据经纬度可计算:该省南北长约2300km,东西宽约440km,计算可知该省的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千米,B错误;C、根据纬度可知,萨省植被应属亚寒带针叶林带,C错误;D、根据经纬度可知,萨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

4、主, D正确。故选:D。【点睛】比例尺计算要注意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统一。纬度差1,仅限长差110km;赤道处经度差1,纬线长差110km,南北纬60处纬线长是赤道的一半。2019年1月,“超级寒潮”席卷了美国东、西部,专家指出这与极涡(盘踞在极地的高空气旋性大型涡旋)的波动有关。下面为极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关于图中极涡,叙述正确的是A. 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B. 决定了寒带范围C. 中心气压为冷性低气压D. 为近地面带来大量水汽4. 此次美国东、西部遭遇“超级寒潮”的原因有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向南移动 美国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为冷气团的发源地美国东、西部海拔高,冷空气势力强,

5、向南扩展速度快北美洲地形利于暖空气从中部北上,挤压极地冷空气从两侧南下A. B. C. D. 【答案】3. C 4. B【解析】3题详解】A、由材料可知,极涡是盘踞在极地高空的气旋性大型涡旋,属于气旋,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A错误;B、寒带的范围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导致的热量差异划分的,从极圈到极点之间为寒带,与涡旋无关,B错误;C、极涡位于极地上空,纬度高,气温较低,且为气旋型大气漩涡,所以为冷性低气压,C正确。D、极涡盘踞在极地的高空,与近地面的水汽来源无关,近地面的水汽主要来自于水体的蒸发,D错误。故选:C。【4题详解】读图可知,左图中,极涡比较稳定,冷空气控制的范围

6、较小,右图中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向南移动,控制的范围较大,正确;冷气的发源地位于极地地区,美国并非是冷气团的发源地,错误;美国东西部海拔高,受地形阻挡,不利冷空气向南扩展,错误;北美洲的地形,东西高中间低,中部地区地势低平利于来自墨西哥的暖湿空气北上,从而挤压极地冷气团,从东西两侧南下,所以才导致美国东西部产生强寒潮天气,正确。故选:B。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某大湖附近一城市气象站测得的某日湖陆风风速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关于该地湖陆风,说法正确是A. 日出和日落为陆风和湖风转

7、换的时刻B. 白天陆风,晚上吹湖风C. 风力最大在午后2点左右D. 形成的根本在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不同6. 下图为一天中测得的风向情况,则该气象站位于湖泊的A. 东北方向B. 东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西南方向7. 下列各项中,能减弱该气象站湖风的是A. 城市地面硬化B. 城市扩大C. 城市工业发展D. 城市绿化增加【答案】5. C 6. C 7. D【解析】【5题详解】A、湖陆风转换的时刻风速距平数值应接近0,因此图中8:309:30为陆风转湖风的时刻,17:3018:30为湖风转陆风的时刻;图中无城市具体的纬度位置和观测日期,因此无法确定日出和日落时刻,A错误;B、可以借助海陆风知识

8、分析,若陆地气温高、湖泊气温低,则陆地为低压区、湖泊为高压区,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即湖风,相反则为陆风。因此白天应吹湖风,夜晚吹陆风,B错误;C、读图可知,14点即午后2点左右湖陆风风速距平最大,说明风速达最大,C正确。D、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差别不大,但由于水与陆地砂石比热容不同,因造成升温幅度不同,进而形成气压差异,从而形成风向的转变,因此水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湖陆风的根本原因。D错误。故选:C。【6题详解】从风频图中可以看出,该观测站白天多东南风,晚上多西北风,应位于湖的西北侧,故C正确,A、B、D错误。【7题详解】城市地面硬化、城市扩大、工业发展,都会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得

9、湖陆风加强;绿化增加减小了湖面和陆地之间的温差,使湖陆风减弱。故D正确,A、B、C错误。南美洲的“瓶子树”,因其独特的体型而闻名。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或开花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下图分别为“瓶子树”景观图和南美洲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瓶子树”主要分布在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9. “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A. 4月-9月B. 6月-9月C. 7月-8月D. 10月次年3月10. 影响“瓶子树”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地形B. 气候C. 洋流D. 海陆位置【答案】8. B 9. D 10. B【解析】【8题详解】分

10、析材料可知:“瓶子树”分布区降水季节差异显著,干湿分明,应为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图中甲处属热带雨林气候,乙处属热带草原气候;丙处属热带沙漠气候,丁处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正确,A、C、D错误。【9题详解】“瓶子树”储水时期为应为当地的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区的雨季应为所在半球的夏季,由上一小题可知,“瓶子树”分布在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故D正确,A、B、C错误。【10题详解】分析材料可知“瓶子树”的独特题型是为了适应当地降水分配不均匀的气候特征,故B正确。下图示意R河流域,R河最终注入L湖。L湖后期因面积缩小一分为二。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1. R河径流量从源头到河口A. 逐渐增大B. 逐

11、渐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12. L湖“一分为二”的原因不包括A. 人类过度引用河水B. 流域内蒸发量增大C. 源头冰川融水增加D. 湖泊中部地势较高13. L湖萎缩对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为A. 农业灌溉水源减少B. 空气水汽含量增加C. 当地气温日趋升高D. 土地的荒漠化加剧【答案】11. C 12. C 13. D【解析】本题以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区域为例,考察河流径流量的变化、湖泊水文特征及面积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1题详解】本题考查河流流量的变化,据图分析R河发源于祁连山两山之间,有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水量不断增加,逐渐流出山后,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增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12、水量减少,并出现断流,据此判断R河流量:先增大后减少,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湖泊水量变化的原因,L湖“一分为二”说明湖泊水量减少,面积萎缩,结合选项,人类过度引用河水、流域内蒸发量增大、湖泊中部地势较高都会造成湖泊一分为二,A、B、D错误;而源头冰川融水增加会增加湖泊的水量,湖泊水位上升,不会造成一分为二, C正确,故选C。【13题详解】据材料分析,L湖萎缩,说明水量减少,会导致农业灌溉水源减少,但不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A错;湖泊面积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B错;当地气温的变化与气候变化一致,C错;当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面积萎缩会加剧当地土地的荒漠化,D正确

13、。下图是某海域某月的洋流和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该月最可能是A. 1月B. 4月C. 7月D. 12月15. 影响图中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大气环流D. 洋流分布16. 下列关于图中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洋流加大海陆温差B. 洋流导致阿拉伯半岛上形成沙漠C. 洋流是塑造海陆轮廓的主要动力D. 洋流使渔业资源减少【答案】14. C 15. B 16. A【解析】【14题详解】通过陆地轮廓可以判断出该区域为索马里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则对应的海域为北印度洋,洋流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图中所示洋流向北运动,是受到了西南风的

14、影响,北印度洋夏季吹西南风,故C正确,A、B、D错误。【15题详解】图中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明显,故B正确;排除A、C、D。【16题详解】A、图中洋流在夏季为离岸风(西南风)作用下形成的上升补偿流,为寒流,海陆之间原本就存在热力性质差异,再加上寒流的降温作用,使海洋温度远低于陆地, A正确;B、图中沙漠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和来自陆地的东北信风影响形成,B错;C、此处宏观的海陆轮廓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塑造,C错;D、洋流会带动深层冷海水上泛,带来营养盐类,利于鱼类在此繁衍,增加渔业资源,D错误。故选:A。下图为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示意图。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

15、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 T0 T2 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形成时间最早的平坦面是A. T0B. T1C. T2D. T318.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 T3形成时期B. T2形成时期C. T1形成时期D. T0形成时期19. 若该河段位于我国东南部,目前当洪水期时A. T0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 T3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C. 以湖泊水补给河水为主D. 河水有可能补给地下水【答案】17. D 18. A 19. D【解析】【17题详解】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

16、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按上下层次分级,级数自下而上按顺序确定,愈向高处年代愈老。图中T3位置最高,因而形成时间最早,故D正确。【18题详解】流水的搬运能力与水流速度呈正相关,因此流速越大,沉积物粒径越大。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因此T3时期该断面流速最大。故A正确。【19题详解】A、由材料可知,T0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A错误;B、因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因此洪水期时T3不受流水影响,B错误;C、我国东部地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

17、给为主,C错误;D、洪水期河水水位上升,一般高于地下水水位,因此河水有可能补给地下水,D正确。故选:D。【点睛】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在时间上,洪水期间因流速大,沉积的物质颗粒粗大;平水期流速小,沉积的物质颗粒细小,结果表现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中,粗、细沉积物成层分布。林地内树冠的多少影响森林对降雪的截留效果和融雪过程。下图示意某地不同林下积雪厚度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 该地最可能位于A. 大兴安岭B. 天山山脉C.

18、黄土高原D. 四川盆地21. 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A. 降雪量大B. 积雪消融快C. 枝叶繁茂D. 多大风22. 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地的水文意义主要在于A. 增加融雪量B. 减少融雪量C. 降低汛期水位D. 缩短汛期长度【答案】20. A 21. C 22. C【解析】【20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地区从11月中旬至三月中旬,积雪厚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因此该地积雪从11月中旬开始,三月中旬开始融化,积雪时间长,积雪厚;植被类型为落叶松和云冷杉常绿原始林。A、大兴安岭纬度较高,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受冷空气的影响大,积雪的时间早,融化晚,积雪时间长,积雪厚,地带性植被为兴安落叶松,A正确。

19、B、天山山脉北坡2000米高度处有云杉林分布,但落叶松人工林较少,B错误;C、黄土高原地区相对纬度较低,春季融雪较早,原始林木较少,C错误;D、四川盆地位于南方地区,冬季大部分时间气温较高,积雪时间短,积雪少,D错误;故选:A。【21题详解】A、该图示意某地不同林下积雪厚度变化状况,无法推出两种植被的降雪量大小;同纬度小范围地区,降雪量差异不大,A错误。B、据图中信息可知,原始林积雪三月中旬左右开始融化,三月中旬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积雪厚度变化幅度小于落叶松人工林,说明融化的速度较慢,B错误;C、据图中信息可知,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地表积雪比落叶松人工林厚度小,由此可以判断其枝叶繁茂,对积雪的截留多

20、,C正确;D、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地表积雪比落叶松人工林厚度小,由此可以判断其枝叶繁茂,因此对风的阻挡作用强,风小,D错误; 故选:C。【22题详解】林地仅仅是对积雪起到截留作用,改变林下积雪厚度,不改变其数量,因此融雪量不会发生改变,但是融雪速度会减缓,故A、B错误;林地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汛期水位,延长汛期长度,故C正确,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左图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下右图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

21、成下列各题。23. 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A. B. C. D. 24. 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 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B. 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C. 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D. 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答案】23. D 24.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及防治,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23题详解】黄浦江沿岸地区纬度低,蒸发量大,错。河网密度小,汇集地表径流少,不易发生内涝,错。地势低平,流水缓慢,洪水下泄不

22、畅,容易发生内涝,对。夏秋季节多发台风,暴雨导致短时间内流量增大,形成内涝,对。故选D。【2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使得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高,B对。黄浦江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河流淤积少,A错。在短时间内,陆地构造不会发生明显抬升,C错。地下水水位升高,与防汛墙没有关系,D错。故选B。下图示意“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注: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25. 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国家是A. 科威特B.

23、 阿联酋C. 卡塔尔D. 沙特阿拉伯26. 除文莱外,其他国家外籍人口占比较高,大量的外籍人口会使所在国A. 就业困难B. 文化多元化C. 城市化受阻D. 人口容量变大【答案】25. A 26. B【解析】【25题详解】依据图中老少比曲线可知科威特老少比的数值最小,这说明该国0 14周岁人口比重最大,人口结构最年轻,故A正确,B、C、D错误。【26题详解】A、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主要以资源开采为主,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劳动需求量大,故,就业岗位多;而当地劳动力不足,吸引大量的外籍工人。因此大量的外籍人口不会使所在国就业困难,A错误;B、外籍人口来自不同的种族和民族,大量的外籍人口涌入,会促进民族

24、、种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使文化呈现多元化,B正确;C、外籍人口增加会促进城市发展,C错误;D、人口迁入不会改变其资源、科技等因素,对人口容量无影响,D错误。故选:B。半城镇化率M=(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能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主要表现为没有城镇户籍,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诸多方面未享有城镇户籍人口同等待遇。下图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高的省市环境质量最好B. M高的省市就业机会较多C. M低的省市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D. M低的省市经济发展速度快28. 以下有助于解决半

25、城镇化问题的措施A. 降低城市化速度B. 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C. 在农村宅基地上建商品房D. 重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答案】27. B 28. D【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化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27题详解】M高的省区环境质量未必是最好的,M值的高低直接反映城市化状况,故A错误;据材料可知人口半城镇化率是指在城市生活和工作,而没有城镇户籍的农村人口,M高说明城镇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很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故B正确;城市化水平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M高只能说明城市发展速度较快,无法说明城镇整体的

26、城市化水平高低,因为还缺少城市户籍人口的数据,故C错误; M低说明城镇的吸引力弱,进城务工人员少,城市经济发展较慢,故D错误。故选B。【28题详解】降低城市化速度无法解决城市务工人员没有城市户籍的问题,该措施还会阻碍经济发展,故A错误;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无法解决城市务工人员没有城市户籍的问题,故B错误;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商品房需求小,故C错误;据材料半城镇化是指城市里面的非城市户籍人口较多,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的关键是将这部分人口转变为户籍人口,避免同在城镇工作社会福利等有巨大的差异,所以应该重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组时要对M所表示的意义即半城镇化率的概念要有

27、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这是解题的关键的前提之一。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支持加装电梯和无障碍环境建设”。下图为重庆市渝中区某东西向住宅楼,正南面加装电梯后的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 政府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原因可能是A. 老旧小区即将到使用年限B. 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C. 为提高老旧小区的附加值D. 为带动制造等产业的发展30. 图示房屋加装电梯最明显的影响是A. 加大噪声干扰B. 影响建筑美观C. 减少公共空间D. 影响房屋采光【答案】29. B 30.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城市化问题的缓解措施及其影响等知识点,同时考查学生

28、的读图分析能力。29题详解】老旧小区如果即将到使用年限,应该拆除重建,再加装电梯没有意义,A错误;年轻人结婚一般是住在新楼房,老旧小区一般住的是中老年人,重庆是山城,楼房多以高层为主,上下不便,需要加装电梯,B正确;加装电梯可以提高老旧小区的附加值(房价),我国提倡政府抑制房价,因此提高老旧小区的附加值不是政府的主要目的,C错误;电梯需求量增加,会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但是对整个行业的带动作用有限,D错误。【30题详解】从图中看房屋加装的电梯外部有隔离墙,而且加装的电梯与原楼房有一定间距,不会造成大的噪音干扰,A错误;房屋加装的电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美观,但设计合理会增加美感,B错误;房屋加装

29、的电梯会减少公共空间,从图中看占用面积不大,因此不是主要变化,C错误;电梯安装在东西走向的楼房南部,会遮挡楼房采光,中高层的房屋原来可能采光不受遮挡,但加装电梯后采光受影响最大,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注意材料中提到的的关键词如“老旧小区”、“重庆”、“东西向”。我国政府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有相应政策扶持及补贴;老旧小区拆迁成本较高。第卷本卷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计40分。31.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在西部发生弯曲的原因。(2)比较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异,并说明

30、原因。(3)分析说明重庆市年太阳总辐射量低的原因。【答案】(1)位于横断山区东部,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年太阳总辐射呈南北走向。(2)台湾岛西侧年太阳总辐射量比东侧高。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或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短)(3)年降水量较多,且地处四川盆地,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解析】(1)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120kcal/cm2的曲线在西部呈南北走向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影响角度考虑。读图可知,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120 kcal/cm2曲线,位于横断山区东部,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31、,年太阳总辐射呈南北走向。(2)影响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辐射量的因素主要从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角度分析。由于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所以西侧太阳辐射量较东侧多。(3)重庆市太阳总辐射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等角度分析。从气候看,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多。从地形看,地处四川盆地,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巴塔哥尼亚南部地区距海洋近,以荒漠为主,但内流区域狭小,多外流河。发源于阿根廷西部冰川国家公园的圣克鲁斯河河水清澈,河中生物很少。阿根廷是“一带一路”延

32、伸拉美的重要支点,我国在阿根廷投资建设的最大能源项目孔拉水电站,也是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建设的最大电力项目。该水电站建成后,将每年为阿根廷节省11亿美元燃油进口支出,这对每年要支出80亿美元购买能源且外汇短缺的阿根廷而言十分重要。下图示意巴塔哥尼亚荒漠位置和孔拉水电站及其附近等高线。(1)分析以荒漠为主的巴塔哥尼亚南部外流区域广布的原因。(2)分析圣克鲁斯河中生物很少的原因。(3)简述孔拉水电站的建设对保障阿根廷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答案】(1)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较短,河流流程中蒸发、

33、下渗损失较小,利于河流向东注入大西洋,形成外流河,外流区域广布。(2)该地区河流主要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冰川融水水温低,不利于生存、繁殖;河水清澈,营养物质少;中下游流经荒漠地区,营养物质补充少。(河流短小,生存空间小也可以)(3)减少该国对国外能源的过度依赖;缓解该国能源供应不足的现状(或提升能源供应能力);开发可再生、绿色清洁能源,促进能源利用多元化(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阐述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详解】(1)外流区域广布说明本地多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荒漠为主的巴塔哥尼亚南部外流区域广布”应考虑:第

34、一河流要有水;第二这里是荒漠区,要能保持住河流有水,水量要大,蒸发时长短,中间用水少,保证水没有断流,第三河流要能流入海洋。结合地图,可看到该地区由于地势狭长,各地距海均较近,西高东低,且高原上也无大的山地阻挡,利于河流前行,另外河流发源自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量大,容易形成河流,从等高线(虽其中一条河流,但可以借用)上可以推测出这里地形起伏较大,水流速度较快,虽位于荒漠区,但河流水蒸发时长短;南部荒漠地区人口较少,人类活动用水少等原因。(2)生物少可能是生存环境不合适(气候不适宜等)、各种营养补给少、生存空间少、天敌多、人类过度捕捞等原因导致。本题中这里是荒漠,所以天敌、人类活动等都较少。围绕

35、材料“发源于阿根廷西部冰川国家公园、河水清澈” 可以推知:第一,河流水主要来自冰雪融水,水温低,不利于生物生长;第二因为水清澈,水中泥沙、生物残体少,最终导致有机物少,也就是营养物质就会少;另外结合图示我们可知该地区河流大多短小,生物生存空间范围较小,水流速度相对较急,不利于有机物的积聚,不利于鱼类等产卵,不利于水生植物扎根生长;结合图中信息可知道河流流经荒漠地区,生物等有机物补给较少,上游来源少,中下游补充少,河水中的营养成分更少,不利于生物生存。(3)本题解答应从能源的自给与能源供应的稳定性考虑。“该水电站建成后,将每年为阿根廷节省11亿美元燃油进口支出,这对每年要支出80亿美元购买能源且

36、外汇短缺的阿根廷而言十分重要”说明阿根廷本国能源供应紧张,对国外能源依赖度高。因此孔拉水电站建成后可以减少该国对国外能源的过度依赖;缓解该国能源供应不足的现状;水能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开发水能有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卡卡杜国家公园是澳大利亚大陆上规模最大的国家公园,拥有各类生态系统。公园中广泛分布着在陡峭悬崖上单独突出的岩体,最为著名的是诺尔朗基岩,当地古人类曾居住在基岩下方。在诺尔朗基岩瞭望台,壮阔的平原和陡峭的悬崖尽收眼底。黄水河是卡卡杜公园附近的一条内陆河,河边分布着众多本土动植物群落,这里也是观看日出日落的完美地点。材料二 在卡卡杜国家公园东南

37、32公里有处自然奇观磁性白蚁丘。白蚁丘在外部高达50的昼夜温差下,内部保证30左右的恒温环境。白蚁丘内部有大量通道通往阴凉潮湿的地下泥浆层。白蚁丘外部呈扁平状,南、北面窄,东、西面宽。下图为白蚁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1)分析古代人类选择居住在基岩下方的原因。(2)游客多选择在旱季的清晨乘船沿黄水河观光,试分析原因。(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磁性白蚁如何维持丘内恒温环境的?【答案】(1)单独突出的基岩可以提供雨季躲避风雨的天然屏障;旱季,地表炎热干燥,基岩可以遮阴降温基岩瞭望塔视野开阔,有利于古代人类观察猎物或及早发现危险;(2)旱季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动物们大多聚集河边饮水,游

38、客看到野生动物的概率较大。旱季该地气候干燥,少云雾,大气能见度高,有利于观看日出。(3)利用不同方向的太阳光照强度平衡白蚁丘内部温度。早晚,丘内温度较低,宽阔的东西面增加受光面积,提高丘内温度,正午,狭窄的南北面减少受光面积,降低丘内温度。白天:白蚁将地下冷湿泥浆向上运输,白蚁不断搬运将地下泥浆搬运出地表使得蚁穴不断扩大。外部热空气补充进来,通过冷湿泥浆降温,降低蚁穴内部空气温度。当内部温度升高后,气体密度减小,变轻上升,从蚁丘顶部的孔洞中排出。夜晚:外界温度下降,白蚁丘释放白天蓄积的大量热量,减缓了蚁丘热量流失,从而使维持丘内恒温环境。【解析】【详解】(1)结合图文材料可知突出的基岩在雨季可

39、以遮挡风雨;旱季可遮阴避暑降温;基岩瞭望台前方视野开阔,利于古代人类观察和防卫。(2)黄水河地处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区,旱季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动物大多聚集到河边饮水,游客看到野生动物的概率较大,便于游客观赏野生动物。旱季气候干旱,降水少,云雾少,大气能见度高,清晨在黄水河边利于观看日出。(3)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主要照射东西面,宽阔的东西面增加了受光面积,提高了丘内温度;正午,太阳直射白蚁丘的南北面,狭窄的南北面减少受光面积,进而降低丘内温度,进而可以减小温差。白蚁丘内部有大量通道通往阴凉潮湿的地下泥浆层,在白天将地下冷湿的泥浆向上运输,搬运出地表使得蚁穴不断扩大,外部热空气

40、进来通过冷湿的泥浆降温,进而降低蚁穴内部气温。当内部温度温度升高,热空气又会受热变轻上升,从蚁丘顶部的孔洞中排出,从而使得白蚁丘内温度稳定。在夜晚,当外界温度下降时,白蚁丘内温度高于外部,丘内热量释放速度要慢与丘外,因此白蚁丘释放白天蓄积的热量速度慢,减缓白蚁丘热量流失,从而维持了丘内恒温环境,减小了丘内昼夜温差。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雷暴通常根据导致其空气上升的机制来进行分类,如果因地表加热不均匀导致空气上升,称为气团雷暴。气团雷暴有两种类型,海风型雷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属于源地性气团雷暴;山峰雷暴发生于气团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时。在雷暴中小尺

41、度分布的差异上,地形、海陆风和日最高气温等的作用较大。海南岛是我国雷暴多发地区之一。(1)说出形成海南岛海风型雷暴气团的源地和运动方向。(2)海南岛五指山(海拔1867米)地区白天雷暴活动明显多于周边地区。从地形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3)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并衍生其它灾害。若你计划暑假到海南岛山区野外研学,应注意防避哪些灾害?【答案】(1)气团源地:海南岛周围海域。气团运动方向:首先由海南岛周围海域向陆地运动;登陆后再做上升运动。(2)五指山白天四周山坡受热产生上升气流,在山顶附近汇合上升,同时由于山顶的气温会高于其周围同等高度大气的气温,加剧气流上升形成雷暴天气;白天由沿海深入内陆

42、的海风遇山地阻挡,使空气抬升形成雷暴天气。(3)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解析】【分析】本题以雷暴天气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材料和题干要求是解答的关键。【详解】(1)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海风型雷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气团要形成降雨则应是暖湿气团,因此气团源地是海南岛周围海域。气团运动方向:因源地在海南岛周边海域,因此首先应由海南岛周围海域向陆地运动;登陆后,受陆地这一温度较高的下垫面加温,气流再做上升运动。(2)解答时应注意本题的题干要求-“从地形角度分析”。五指山白天四周山坡受热产生上升气流;五指山地区的雷暴天气应属于山峰雷暴,山峰雷暴发生于气团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时;山体效应会增强上升气流。综上所述:五指山白天四周山坡受热产生上升气流,在山顶附近汇合上升,同时由于山顶白天的气温会高于其周围同等高度大气的气温,加剧气流上升形成雷暴天气。白天由沿海深入内陆的海风遇山地阻挡、抬升作用,使空气抬升形成雷暴天气。所以,五指山地区白天雷暴活动明显多于周边地区。(3)夏季,海南岛多雷暴天气,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并衍生其它灾害。暑假到海南岛山区野外研学,应注意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衍生灾害。- 2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