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学习目标预习学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04398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学习目标预习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学习目标预习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学习目标预习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学习目标】1.概述物种和隔离的概念,并比较物种和种群、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2.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自主学习】一、物种和隔离的概念1.物种的概念生物界中物种(简称“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能_,并能产生_的一群生物。2.隔离的概念和类型(1)在自然条件下,不同种群的个体间不能发生_的现象,就叫做隔离,包括_和_。(2)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_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_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_。例如,马与驴能交配成功产生后代骡,但因它们的后代不可再生育,所以,马与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3)同一个物种常被_与障碍分割成不同的种群,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称为

2、_。3.物种和种群的比较种群物种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单位。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00003/基因交流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范围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的个体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许多种群组成判断标准种群具备“三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不存在生殖隔离,交配能产生可育后代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联系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如同一种鲫鱼可以生活在不同的池塘、湖泊等,形成一个个彼此被陆地隔离的种群。同

3、一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能成为不同的亚种(或品种),进而形成新物种二、隔离对物种形成的作用1.事例:南美洲附近的加拉帕戈斯13个岛屿上,分别生活着13种不同种群的地雀。这些地雀的祖先是同一个物种,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到不同的岛屿上。由于各个岛上的地雀种群被_隔开,这样,不同的种群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_,而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因此,不同种群的_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由于各个岛屿的_和_互不相同,_对不同种群的_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_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形成_。这样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地雀就形成了不同的物

4、种。2.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比较(1)生殖隔离: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生殖隔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如山羊和绵羊的杂种不活、马和驴的后代不育。(2)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如东北虎和华南虎。(3)二者关系:如果仅有地理隔离,一旦某种地质变化,两个分开的小种群重新相遇,可以再融合在一起。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阶段。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生物新类型或亚种,绝不可能形成新的物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可见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真正的界限。生殖隔离保持了物种间基因的不可交流性,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参考答案一、1.相互交配可育后代2.(1)基因自由交流生殖隔离地理隔离(2)相互交配可育生殖隔离(3)地理位置地理隔离二、1.海洋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频率食物栖息条件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基因库生殖隔离2.隔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