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教案:第4单元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04323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教案:第4单元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教案:第4单元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教案:第4单元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教案:第4单元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教案:第4单元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教案:第4单元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教案:第4单元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教案:第4单元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教案:第4单元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教案:第4单元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教案:第4单元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 标 解 读时 空 坐 标1.结合清朝中枢机构的变化,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清朝封建专制的强化和发展。2结合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驻藏大臣的设立等措施,了解清朝经略边疆的举措,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意义。3结合清朝中期的内外矛盾,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世界的变化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知识点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康乾盛世”(1)时间: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时期。(2)原因: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称,独断朝廷大政方针。(3)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2君主专制的

2、加强(1)奏折制度内容: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2)设立军机处设立: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职责: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3)大兴文字狱目的:加强思想文化的控制。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知识点二疆域的奠定1巩固统一的措施地区措施台湾(1)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设立台湾府:1683年清军远征台湾,郑氏后裔投

3、降; 1684年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东北(1)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2)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西北边疆(1)对蒙古地区平定准噶尔叛乱: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势力强大,占据天山南北,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长期斗争, 1757年平定准噶尔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起兵反清,很快被平定对蒙古地区的管理: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2)对新疆地区的管辖:1762年,清朝在新疆

4、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西藏(1)册封制度清初,册封西藏最有影响的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尊号康熙赐予格鲁派领袖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2)颁布法律:1793 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朝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3)管理制度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清朝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2.民族政策: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3清朝的疆域(1)范围: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

5、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2)管理:内地分立18省,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知识点三统治危机的初显1内部危机(1)原因人口膨胀迅速,资源危机日益显露。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乱象萌生。(2)表现:白莲教等农民起义不断。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是由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领导的。四川、湖北、陕西等省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十年。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的起义攻入了北京皇宫。2外部危机(1)原因: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

6、市场。(2)政策:实行以闭关锁国为主的政策。仅保留广州为对外通商口岸,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3)影响: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1阅读教材P78“学思之窗”: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奏折制度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提示:奏折制度下,只有部分官员有权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联系方式迅速、机密,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因此有利于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批注:2它为清代所独创,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

7、事咨询权。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它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是直接发出,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成为皇帝加强统治的得力工具。这里的“它”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特点?提示:机构:军机处。特点:缺乏自主权,受皇帝直接指挥;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等。批注:3阅读教材P79“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这一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实施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提示:内容: 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的人选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确认,报朝廷批准。目的: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作用: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加强了中

8、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批注:4阅读教材P80“思考点”:为什么说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提示:(1)粉碎割据叛乱势力,维护国家统一。西北边疆,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斗争,击败准噶尔部,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2)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清朝在台湾设府、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新疆地区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西藏地区,清廷册封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尊号,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尊号。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3)抗击外国侵略势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反击沙俄对东北地区的侵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总之,清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

9、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现代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批注:5清康熙、乾隆年间,陆续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建了12座大型寺庙融合了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的建筑风格清乾隆皇帝称赞那些寺庙时,写下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诗句。它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提示:清朝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避免矛盾,维护和平。批注:6阅读图片“白莲教起义军的告示”:白莲教起义有什么作用?提示:白莲教是一种民间宗教组织。其教义非常庞杂,以佛教为主,兼有摩尼教和道教的内容。在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多次被广大劳动人民利用来反对封建统治阶级,清朝统治出现危机。批注:思维导图军机处的设立史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

10、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摘自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史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史料三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清末御史张瑞荫(1)根据史料一,指出雍正改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以及军机处的重要性的体现。提示:原因:为处理西北军务,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11、。重要性体现:位置距宫廷近,担任者都是亲臣、重臣,负责全部承旨、出政。(2)根据史料二,指出清代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依据史料二、三分析,军机处的设立对清代政治有何影响?提示:职责:传达皇帝旨意,不能决策,完全听命于皇帝。影响:保证了政令的快速传达、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防止了大臣专权,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加强了君主专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军机处的特点及对君主专制的影响1特点(1)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直接交由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2)保密性好:受皇帝直接控制,限制与外官接触,办公地点地处皇宫内,不易受外界

12、干扰。(3)机构简单: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整个军机处至多三四十人。2影响(1)军机处既绕过了内阁,又架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皇帝总揽了中央机构的大权。而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2)军机大臣的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个人意志,一切军国大事最终只凭皇帝一人决断,皇帝总揽了军政大权,拥有绝对的权力。(3)军机处设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更进一步加强皇权的制度创新。因此,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1梁启超把中国古代某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最有可能是()A汉朝刺史B宋朝三司C明朝内阁D清朝军机处D从材料

13、中可以看出这一机构只向下传达皇帝政令,没有任何决策权,其主要职责是跪受笔录,体现了传声筒和复印机的作用,与清朝军机处的特点相符,故D项正确。2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B从题干材料信息“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可知B项正确。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扩大,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国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由此可知A、C、D三项表述错误。清朝中国疆域的最终奠定史料一清朝立国后,多次采取有

14、力的军事行动,致力于恢复和捍卫疆土的安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清朝统治者还与内外蒙古上层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利用上层联络和文化影响的作用,促进了内外蒙古与内地的相互了解,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受游牧势力南下威胁的问题。自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也归入清朝的版图。方铁试论历代王朝的疆域与边疆史料二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了内在发展的极致。同时,中国按照自身发展的轨道滑行,国力达到了全盛。在此条件下,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

15、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与法理上自我确认。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主要方式军事进攻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三藩之乱”。1683年进军台湾设立机构设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台湾府等款待回归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后,乾隆帝接见渥巴锡,并且将其部安置册封封号顺治帝赐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改土归流清朝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管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点平叛与加强联系相结合;礼遇与军事行政管理相结合;反抗外来侵略影响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16、,各族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清朝前期,我国疆域空前辽阔,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我国辽阔的版图最终奠定3元朝设立宣政院,明朝加固增修长城,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其共同意义在于()A加强中央集权B削弱地方权力C抵御外来入侵D维护国家统一D元朝设立宣政院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维护了祖国统一;明朝加固增修长城有利于抵御外族侵略,维护了国家统一;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也维护了祖国统一。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4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辽阔的版图得以基本奠定。这一时期,我国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出现的新特点是()A打击分裂势力与反击外来侵略

17、相结合B武装打击分裂势力C皇帝亲自平定少数民族贵族首领的叛乱D平定叛乱与加强管理相结合A清朝前期既有打击国内分裂势力(如平定噶尔丹叛乱),又有反击外来侵略(如反击沙俄),这是前所未有的,而其他选项所表述的情况在汉朝、唐朝等历史时期都已出现,故选A项。“闭关锁国政策”史料一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史料二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1)结合史料一,指出乾隆皇帝在对

18、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提示:看法: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进行对外贸易,中国进行对外贸易是对外国的恩惠。政策:闭关政策。(2)在史料二中黄遵宪为什么说“此事实大错”?此“大错”对我们有何启示?提示:原因:自我封闭阻碍了中国先进生产方式的成长,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伍。启示: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发展。“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1)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2)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3)清朝统治者具有民族狭隘

19、性。统治者企图通过“海禁”“闭关锁国”,将人民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他们内外联结,形成反清力量。2影响(1)积极:初期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2)消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使封建统治者日益固步自封、夜郎自大。5清朝有官员认为“洋商卖船与番,或载米接济异域,恐将来为中国患”。他支持的经济政策是()A农战结合B对外开放C重商D“海禁”D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出海通商,潜通海贼,同谋结聚,祸患中国,该官员支持实行“海禁”政策,D项符合题意。6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其影响是()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 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C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D材料反映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故选D项。A项是目的,不是影响;将边海居民移入内地,实际上使当地农业生产受到破坏,B项排除;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孤立反清势力,但不能因此使其投降,最终还要靠武力解决,C项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