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选择的路罗伯特弗洛斯特(18741963),美国著名诗人。诗集由波士顿以北山罅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选择时的心态,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而且没有回头路可走,因此必须慎重,更不能随波逐流,应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弗洛斯特长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是个交替的一个时期。所以又被认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弗洛斯特的著名诗集还有山间(1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去的溪流(1928),又一片牧场(1936)等。1949年出版了诗歌全集,以后仍陆续有新作发表。作者:弗罗斯特187
2、41963美国诗人朗读: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zhq1、朗读未选择的路,说说“路”包含了什么深刻意义,你从中悟出什么人生哲理。答:诗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是人生之路。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体会诗人情感交流读诗感受1、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四节诗的内容。2、为什么重点写
3、那一条“未选择的路”?3、诗中“路”有哪两种含义?你从中悟出什么样的哲理?4、弗罗斯特为什么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人迹更少)的路?弗罗斯特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38岁这一年作出一个重要选择:辞去在师范学校教书的平坦、安稳的生活,选择了诗歌创作。他们卖掉了祖父留给他的农场,来到大洋彼岸的英国,在离伦敦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座木板茅屋的新家。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不久,他的第一本诗集孩子的意愿出版了,以它特有的朴素坦率和真诚赢得了人们的好评。庞德特别撰文推荐,说这是美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好的一本诗集。后来,他先后出版了10部诗集,成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名家对“路”的思考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柳永: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鲁迅: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未选择的路两条路两条路从黄色的森林分出很少足迹未经污染消失在丛林深处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一条一条一条一条延绵无尽人迹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