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_,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_,赖以拄其间。奔腾急天欲堕1把诗句补充完整。2理解下列词语。未下鞍:_巨澜:_3.翻译“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_没有下马鞍很大的波涛山啊,我策马扬鞭没有下鞍。蓦然回首,发现山势极高,离天如此之近。4“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运用】_5这三首小令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抱负和崇高的品格,抒发了对党和红军的热爱之情。夸张。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山的高,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1十六字令:判断正误(1)“十六字令”是词牌名,四句,
2、共十六个字。()(2)“令”是词的一个分类。从最短的十六个字到五十八字,称为“小令”。()(3)十六字令虽然是词,但没有节奏及格律的要求。()一、十六字令长征路上。2作者:填写这三首小令的作者是_,作于_年到_年间。3主题:填写这三首小令都以_为题材,它们既是咏山曲,又是_的乐章。毛泽东19341935山歌颂英雄红军1填写:山,快马加鞭_。_,离天三尺三。2理解,选择:(1)“快马加鞭”用来形容()A红军行军迅猛。B长征战士都有马可骑(2)“离天三尺三”在这里是()A用真实的数字说明山之高。B用夸张的方法说明山之高。二、山之高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AB1填写:山,倒海翻江_。_,万马战犹酣。2理解,判断正误:(1)上题中第一句是写群山之磅礴、险峻。()(2)“万马战犹酣”是写红军在万山丛中英勇战斗的雄伟、豪迈的气概。()三、山之势一路酣战卷巨澜奔腾急1填写:山,_锷未残。天欲堕,赖以_。2理解,选择:()A第一句写山高耸入云,像一把宝剑一样刺破天空,但剑刃锋利,丝毫未损。B这一首借山来写红军崇高、坚忍的意志和中流砥柱的作用。四、山之险中流砥柱AB刺破青天拄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