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 江西省龙南中学 彭延东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特的特点【重点难点】:1. 对照注释,及参考译文,疏通文句,弄清楚文言实词的用法 。2. 诵读并翻译全文,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3.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批判地继承庄子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4、初步感知庄子散文“奇”的特色;【学习方法】:诵读、研讨、梳理、质疑。【学法指导】以小组为单位,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课
2、堂上提交。由各小组派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合作探究,让每一个小组出一道选择题供同学们解答。【课题引入】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和他的后学们最注重也最擅长营造艺术表现形式。他们营造的艺术表现方式, 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奇。他们自己都说自己的学说文章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亦即迂远的说教、荒唐的言论、无头绪无边际的言辞。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内容与步骤:一、导入: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庄子在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呢?板书课题:无端崖之辞二、整体感知:(一).自主学习关于庄子及庄子(学生自查资料,教师点拨总结)1
3、、庄子:约前 369 年前 286 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 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 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2、庄子(参考课本 P.77 面)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寓言故事形式,富 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
4、养生主,养 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3、庄子的品质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 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 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 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 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
5、因为爱的热烈,所以 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 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 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 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 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二)请三位同学朗读第1、3、4则,正字正音。(三)集体朗读,分组讲解三、梳理三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第1则
6、: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知音难觅,表达了庄子对惠子深切的怀念之情。选段妙趣横生。第3则: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第4则: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四、课后作业: 你读了庄子的文章,有哪些感受和启发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200字左右)五、教学反思:庄子本身并不好懂,但是这一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很高,这也源于庄子的语言魅力。“无端崖之辞”,主要是要引导学生领会庄子写作艺术的新颖奇妙。清刘熙载艺概文概评:“庄子文看似胡说乱说,骨里却尽有分数。彼固自谓猖狂妄行而蹈乎大方也。学者何不从蹈大方处求之?庄子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庄子之文,可以是评之。”所以,我在这节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在这种语言表达中体会其内在的深意和手法之妙,并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感悟。总的说来,教学效果还是挺好的。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思维品质的提高还需要学生在平时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