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034983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了自然灾害的含义、分类和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还有政府和个人的一些防灾减灾措施。本节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原来零散出现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现在拿出来集中讲解,有利于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进行系统认识和学习,也能够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防灾减灾措施,很好的体现了初中地理新课标中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这一理念。【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学习了板块构造的知识,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常见的避震知识有一定了解,在这学期又学习了我国地形和气候的知识,对我国发生地质灾害和气象的灾害的原因不难理解,因此学生学习这节课难度应该不大,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对七年级所学知识遗忘较多的现

2、象,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复习,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运用图文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能够结合实例区分自然灾害和人为发生灾害。2. 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常见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3.结合我国地形和气候知识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4.结合具体实例掌握常见的防灾减灾措施。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初步了解分析自然灾害的方法。2.通过在图上查找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区,进一步巩固读图、用图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竖立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2.通过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

3、特点,培养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 1.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分布地区和造成的危害。2.常见的防灾减灾措施。难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和原因。【学法指导】本节知识和前面所学内容联系密切,温故知新法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要在课前复习板块构造学说、我国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等内容。本节知识和生活联系密切,可以结合生活中所看、所想理解所学内容,还可以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的认识。【教学准备】教师: 多媒体课件、各种自然灾害的视频和图片资料、我国主要的防灾和减灾的图片、个人防灾减灾的漫画等。学生:预习前面所学的和本节内容相关的地理知识,通过网络等形式搜集近期相关自然

4、灾害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探究新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一:教师: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暑假,给同学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我们的家乡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教师:它给我们造成了哪些损失?学生:淹没农田,毁坏交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教师:在我国还有很多的自然灾害,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自然灾害的知识,做到提前预防,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尽量减少损失。【设计意图】结合家乡近期发生自然灾害导入新课,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利于学生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灾害的积极性。导入二:教师视频播放2019年8月甘肃州曲泥石流的视频资料:同学们观看视频,讨论这种自然灾害一般在什么地形

5、类型发生较多?学生:山区。教师:对,这种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这样我们万一遇到自然灾害就能够从容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设计意图】采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视频的震撼力使学生对自然灾害产生的影响有直观的感受,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好进行新课学习。二、推进新课教师(展示教学目标,安排学生进行认定):这就是本节课我们需要达成的目标,让我们带着目标进行新课的学习。(一)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师(播放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视频):我们遇到过一些灾害,也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些灾害,究竟什么是自然灾害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4、55页图文资料,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学生自主

6、学习:(1)什么是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分为哪两类?各包括什么自然灾害?【设计意图】本环节涉及内容较简单,因此安排学生自主完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果展示)(1)自然灾害中发生的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的分类如下表所示:分类含义气象灾害干旱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形成干旱。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台风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寒潮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地质灾害地震地震是地下深处岩层发

7、生断裂,产生震动的现象,会导致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等。滑坡滑坡是山坡的一部分沿着滑动面整体下滑现象,会冲毁甚至掩埋山麓的交通线、房屋、农田等。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教师: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破坏性的事件,到底是不是自然灾害呢,请同学们分组完成下列问题,理解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区别。学生合作探究:(1)讨论教材第55、56页活动第1题中列举的现象哪些属于自然灾害,说明原因。(2)交流自己见过的自然灾害及造成的损失。【设计意图】对自然灾害的理解是本教学环节的难点,因此教师先做点拨,再安排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讨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

8、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成果展示教材第55、56页活动题答案)(1)A和D所示的事件属于自然灾害,因此造成灾害的冰雹和风都来自自然环境中,也产生了损失。B和C所示的事件造成损失的原因是人为因素,因此不属于自然灾害。(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精讲点拨:自然灾害的形成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也就是说,导致异常变化的因素必须是自然因素,发生的灾害才是自然灾害。教师转承:我们已经了解了自然灾害的含义和类型,下面就来讨论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教师: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多发的国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6、56页文字

9、内容,总结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学生自主学习:总结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成果展示)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有两大特点,一是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发的国家之一,在同一时间会发生多种自然灾害,在同一地区会发生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自然灾害可以连续发生;二是遭受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总结能力。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教材图2.48和2.49):不同的自然灾害在我国发生的地区是不同的,下面同学们采取分组活动的形式探究我国不同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区和主要原因。完成教材第58页活动题。学生合作探究:分为两个小组,完成下列探究活动。小组一:阅读教材图2.48和2.49,在图中找出洪涝、地震

10、、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小组二:参考教材第58页活动第2题对台风和干旱分布区形成原因的解释,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分析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洪涝灾害分布区形成的原因。小组三:讨论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什么自然灾害?【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安排学生分组探究,能够重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成果展示教材第58页活动题答案)小组一:洪涝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地区。小组二:我国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因此多

11、地震。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集中,因此多发生滑坡和泥石流。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集中,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小组三:台风和洪水会造成泥石流和滑坡,山区的河谷地带发生地震会引起滑坡。教师精讲点拨:(播放5.12汶川大地震视频资料)由于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因此多发生滑坡、泥石流和旱涝灾害,我国东部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因此都是地震多发区。而且自然灾害往往连续发生,一种自然灾害能够引发一种甚至几种其他自然灾害,造成更大的损失。自然灾害的形成主要归结于自然原因,但是有些人为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乱砍滥伐造成水

12、土流失,会加剧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因为我们要尽量保护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教师转承:面临如此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我们应该怎末办呢?下面我们一起为减灾防灾献计献策。(三)防灾减灾教师:为了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错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8、59页图文资料,总结我国政府为防灾减灾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自主学习:总结我国政府为防灾减灾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果展示)(1)运用现代遥感技术及时检测自然灾害的动向。(2)建立防灾工程。(3)储备防灾物资。(4)及时进行救援。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还知道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以及常见的防灾减灾方法。我们要结合具体实例理解自然灾害和人为造成灾害的区别,知道常见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能够在地图中找出我国经常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结合原来学习的板块构造、地形、气候等知识理解这些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还有多搜集关于防灾减灾的措施,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本节难点就是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地区的原因,同学们可以在课下通过分析一些实例加深理解。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