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一年级数学近似数同步试题(人教版)一.选择题1、用四舍五入法取1.46348精确到百分位的值是()A1.46B1.460C1.5D1.502、下列近似数精确到万位的是()A1500B3亿5千万C4104D3.51043、如果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是58,真值不可能是()A58.01B57.88C58.50D57.49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似数14,0与14的精确度相同;B近似数20190与2万的精确度相同;C近似数5103与5000的精确度相同;D近似数6万与6104的精确度相同。二填空题9、用四舍五入法把0.493057精确到百分位为-;10、近似数1.820精确到-位;11、近似数
2、4.50万精确到-位;12、近似数3.04105精确到-位;13、1325.667精确到百位的近似数约为-;14、每人每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约为38克,1公顷茂盛的树林每天约可以吸收1吨的二氧化碳,若要吸收掉1万人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约需要-公顷的树林。(精确到0.1)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
3、,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15、近似数1.80103与近似数1800的精确度-(相同或不同);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16、两名同学的身高都大约是1.70米,则两人的身高最多差-厘米;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17、1.8206取近似数精确到千分位是-;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