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伯牙绝弦教案伯牙善鼓2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3,钟子期曰:“善哉(zi)4,峨峨5兮(x)6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7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1绝:断绝。鼓:弹。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峨峨:高。兮:语气词,相当于“啊”。洋洋:广大。一、以诗导入1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歌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些诗句你会读吗?请大家试着读一读吧!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2读着这些诗句,你发现了什么?(有关知音的)3今天,老
2、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进一个有关知音的经典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板书课题:伯牙绝弦ju xin)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说读文后的感受。2、跟师读文,把握节奏。(随机纠正)3、再自由练读课文,要求难读的句子多读读。4、指名读课文。(注意评价语言)5、再练读课文,要求流利、读出古文的味道。6、齐读课文。三、初步感知1文章中讲了两个人,他们是:。(板书:伯牙 钟子期)2读了课文你们是否发现有一个字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好几次?(板书:善)这个“善”字的意思是否一样呢?3 “善哉”用现代的话还可以怎么说?(太棒了!真好!太妙了!)4师:一个“善”字竟然有着完
3、全不一样的意思,可见我们的语言文字是需要仔细品味的。5齐读句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四、品味知音之情1.同学们,课文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那么你从哪些句子体会钟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呢?请找一找,划下来。(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细细读第二句,思考从哪里具体写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泰山呢?(巍峨高大)从哪看出?(峨峨)读句子,读出泰山的巍峨。(指名读)子期只用“峨峨”两字就表现出了泰山的高大巍峨。一个“峨”是高大,他却用了两个“峨”。3.同学们“善哉”用现在的话就是生:“好啊!太棒了!真好!太妙了!
4、”(2.)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1.细细读第三句,用朗读读出感受。(指名读)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江河?(汹涌澎湃 无边无际 水势浩浩荡荡)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3.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话,像子期那样赞美伯牙吧!4.师:高山也罢,流水也罢,伯牙的琴,子期都能听懂正所谓(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1.细细读第四句,结合刚才的理解,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伯牙心里想的,子期都能知道。)2. “念”与哪个词的意思相同?(生:“志”。) “必得之”是一定会知道。五、拓展延伸1.同学们,读完绝弦伯牙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也许你会对这些诗句有更深的理解,请再读一读吧!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宋)岳飞小重山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现代)华而实知音2.学生交流。六、朗读总结(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七、板书设计25.伯牙绝弦 伯牙 鼓 善子期 听 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