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武牧羊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苏武牧羊图导课激趣,看图说话苏武,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中国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苏武简介创作背景:清末民初,国家内忧外患,执政者在外交上卑躬屈节,使人深感耻辱,当时盖平县盛行唱皮影戏。皮影戏的“大悲调”慷慨激昂,雄浑悲壮,与学校师生重振国威的志向产生共鸣。音乐
2、教员田锡侯把谱子记下来,大家一起去请蒋荫棠填词。蒋荫棠刚刚为学生们讲完苏武牧羊的故事,看到这首曲子,理课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一首流传千古的爱国歌曲诞生了。当时起名为北海臣节,后改名为苏武牧羊。生字检测:毡()稷()旄()笳()帏()匈()一读提示:读通(读准字音,注意停顿。)1.这是一首()。2.苏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导学探究,深入解读1.哪些语句可以看到苏武受到的磨难常人难以忍受?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身身体体折折磨磨两两种种思思念念二读提示:读懂(理解词语,读懂大意。)2.尽管受尽这样的折磨,但他是怎么做
3、的呢?尝试用课文词句和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导议升华,思考讨论三读提示:读好(想象画面,读出情感。)你觉得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意志坚定,坚贞不屈。导评拓展,再谈感悟在这首歌词中,苏武用行动捍卫了本民族的尊严,其间历尽19年苦难,饱受饥寒交迫和孤独思乡的苦楚,却依旧不顾威逼利诱,不怕艰苦折磨,坚持民族气节而不辱使命,誓死不屈。这位英雄的光辉事迹和不朽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快乐作业,我最棒!1.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学唱歌曲。2.小练笔:根据所了解的资料,写一写苏武的故事,想象一下他回来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