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19.50KB ,
资源ID:2026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268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高山流水_沪教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高山流水_沪教版.doc

1、高山流水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对照译文,读懂课文,并能正确理解“鼓”“琴”“方”“志”“善哉”“巍巍”“乎若”“少选”“曰”“洋洋”“破琴”“复”“无足”。2、能正确区分古今字义的不同用法。3、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4、了解“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故事的来历,明白知音难得,要珍惜友情。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俞伯牙与种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2、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教具准备:高山流水课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1、听一段乐曲。(媒体出示录像)师引语:我们听到的乐曲,就是著名的古曲高山流水。它是由著名的古代音乐大师 俞伯牙创作的。(媒体出示)当年,俞伯牙来到

2、了汉阳江口,琴兴大发弹曲,突然琴弦断了一根。此时有人大声说:“先生,我是个打柴的,您的琴声绝妙!”俞伯牙问:“你既懂琴,请说说刚才我弹的是何首曲子?” 那打柴人笑答:“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可惜,弹到第四句时,琴弦断了。” 俞伯牙忙请他上船来细谈。打柴人看到俞伯牙的琴,便说:“这是瑶琴!”他还说了瑶琴的来历,(媒体出示)更让伯牙佩服。于是,俞伯牙又弹曲,钟子期在一旁听之,他们因此而相知相交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补充板书:26)(媒体出示课题)齐读课题。3、这个故事又常被后人称为伯牙绝弦(板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文?谁能说说学习古文的方法?二、初

3、读课文,了解古文大意。1、 “读文”:(1)自由、大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看着屏幕,再次朗读课文。2、“解意”:(1)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3)质疑3、师:再读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地方不懂,呆会儿一起交流。三、研读课文,体会友情的珍贵。 (媒体出示)课文,理解重点字词。1、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伯牙弹(瑶)琴的时候,钟子期在一旁听(听什么?听伯牙弹琴这就是“之”的意思)2、方鼓琴而志在高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结合课后练习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古今字义的不同用法)

4、3、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1)理解“曰”、“善哉乎”“巍巍”“洋洋”,比较“巍峨”“洋洋洒洒”, 结合课后练习的句子让学生自己体会古今字义的同异)(2)“善哉乎”“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谁来读读这两句话?(指名、齐读)(3)伯牙是音乐家,那么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媒体出示词语)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生答:“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5、生答)(4)(媒体出示)听着钟子期的赞美,俞伯牙心里会想: (交流)(板书:知音。)师: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可以想象,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巍巍乎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洋洋乎若江河。)终于遇到了真正的知音,伯牙的心情怎样?4、师小结: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钟子期真正地懂得俞伯牙的琴声,是音乐让两人心灵相通!5、俞伯牙当时真是惊喜万分,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

6、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此时伯牙的心情又怎样?(1)创设情景背诵:师: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可再也没有人赞他(生齐读句子:善哉,峨哦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再也没有人赞他(生齐读: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于是,伯牙(师引读: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读读译文,注意带点字的意思,理解伯牙为何这样做吗? 师:伯牙在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

7、话。(生再读最后一句。)(自由练习交流汇报朗读男女生读全班一起读)四、课堂小结,加深感悟。 1、俞伯牙破琴绝弦,其实是断了自己的艺术前程,断了自己的心弦,断了自己再觅知音的希望。因为他认为钟子期是他唯一的(知音)。让我们带着敬意,跟着高山流水的音乐,有感情地读读整篇文章。2、让我们牢记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传说,老师和大家一起看着板书背诵全文。3、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4、我们也将永远记住(齐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五、拓展作业:1、有感情地背诵古文。2、收集并积累有关友情深厚的古诗以及名言,制作一张送给好友的真情交流卡。附板书: 高山流水 知音伯牙 钟子期 志在高山 巍巍乎若泰山 志在流水 洋洋乎若江河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