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汉沽区第六中学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评估1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的实质是()A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B与英国在全球进行商业竞争C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D推行殖民扩张,控制全世界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可知,这时的德国正在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企图成为“世界帝国”。2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的焦点是()A争夺欧洲霸权B争夺巴尔干半岛C争夺殖民地 D争夺海上霸权解析:选C。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飞
2、速发展并超过英国,在殖民地问题上同英国的矛盾日益加深,争夺海上霸权为此目的服务。而争夺欧洲霸权和争夺巴尔干半岛分别主要在法德和俄奥之间展开。3一个半疯癫的18岁肺病患者,醉心于狂热民族主义剧毒的加弗利尔普林西普砰砰几枪,声震全球。这个“声震全球”的事件是指()A萨拉热窝事件 B巴尔干战争C俄国十月革命 D美国向日本投掷两枚原子弹解析:选A。通过材料中的“狂热民族主义普林西普”“砰砰几枪”可以判断,此事件是萨拉热窝事件。41916年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都调集重兵于西线的主要意图是()A打破僵局进行决战 B摆脱两线作战的局面C迅速地结束战争 D争取中立国的支持解析:选A。一战中,交战双方都希望在西线
3、打破僵局,从而使西线在一战中具有决定战局的意义。5一战期间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战场是()A海上战场 B西线战场C东线战场 D南线巴尔干战场解析:选B。一战爆发后,形成了三条战线:在西线作战的是协约国的英法军队和同盟国的德国军队;在东线作战的是俄军与德国和奥匈军队;南线作战的是塞尔维亚军队和奥匈军队。东西两线是这次战争的主要战线,但西线更具决定性的作用。6一战后期协约国阵营发生的变化有()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美国加入了协约国阵营参战苏俄退出帝国主义大战协约国经济、军事力量增强A BC D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协约国阵营变化的表现,而是促使变化的因素。7之
4、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最主要的依据是()A双方不分胜负B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承受了巨大损失C协约国和同盟国以停战和谈的方式宣告结束战争D战争的结局没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分解析:选B。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A、C、D三项都在表述上有错误。因为双方都付出了重大代价,协约国虽赢了战争,却输了财富,所以没有真正的赢家。8下图反映了()A英国仍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B西欧各国战后恢复发展很快C法国所受损失远比德国严重D战争使西欧各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材料的解读能力,从图中比较1913年工业生产指数和1921年西欧各国
5、工业生产指数,由此可判断出西欧生产水平低于战前。91918年下半年,德国境内抢劫成风。右图再现了德国士兵守护在一个刚刚遭受抢劫的肉铺前的情景。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战争造成了民众生活的困难B战争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C战争提高了军人的社会地位D战争扰乱了社会的正常发展解析:选C。大量抢劫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秩序的混乱,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批德国民众生活的困难。这表明战争已干扰了德国社会的正常发展。军人守护被抢的肉铺,只反映出军人在履行职责,无法反映军人社会地位的提高。1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妇女进入了生产部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一些欧洲国家的妇女陆续取得了普选权
6、。这表明()A战争改变了社会的结构B战争在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C战争必然促进社会进步D妇女的重要作用在战争中被逐渐发现解析:选B。妇女进入生产部门,她们的活动范围扩大,社会作用加强,这是战争的客观作用。二、非选择题(11题20分,12题19分,13题21分,共60分)11(2011年学科网试题调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英法之间在瓜分非洲问题上有利害冲突。英国控制埃及之后,加紧排挤法国势力。在扩大非洲殖民地的过程中,19世纪末双方军队几乎发生武装冲突。为了共同对付德国,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法国放弃20多年来反对英国占领埃及的态度,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
7、民地,英国则同意法国侵占摩洛哥。材料2: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同英俄调整在亚洲的矛盾有关。按照这项协定,伊朗分为三个部分,北部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南部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中部为中立带,双方均可自由出入。阿富汗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关于中国的西藏,英俄互相承认对方在西藏的既得利益,同意维持西藏现状,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请回答:(1)据上述材料,英国同法国签订协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英国为什么要调整与俄国在亚洲的矛盾?(8分)(2)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实质是什么?其签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3)根据上述材料,你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有何认识?(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
8、利用有效信息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英法、英俄关系的调整都以重新分割弱小国家为条件,说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的着眼点是以本国利益为转移的,以牺牲弱小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代价。答案:(1)对付德国。调整与俄国在亚洲的矛盾,以便联合俄国在欧洲共同对付德国。(2)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都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分赃协定。其签订正式形成了三国协约集团,使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并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既互相斗争又相互勾结,完全以维护其各自的利益为转移;在资本主义国家互相勾结的过程中,总是以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为代价。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英法德三国占有殖民地面积
9、:单位:千平方千米 国别年份英国法国德国1860年25020无1880年77070无1899年930370100材料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排位与占有殖民地排位比较 国别项目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在工业产量上所占位次3124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542材料3: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示意图材料4:1915年5月后一战主要交战双方示意图请回答:(1)材料1的表格从纵向看说明了什么问题?从横向看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2)联系教材内容,简析材料2、3之间的内在联系。(9分)(3)仔细观察材料3、4示意图,联系所学知识说明,材料4与材料3相比,有什么变化。(6分)解析:本题围绕第一次
10、世界大战的原因(背景)、过程选择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对一战期间国际关系的理解能力,及对材料的综合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2)问应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理清内在联系,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世界矛盾尖锐,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列强从自身利益出发,结成军事集团。回答第(3)问时可从示意图中观察到意大利加入协约国而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加入了同盟国。答案:(1)从纵向看,说明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政策加强,侵占殖民地增多。从横向看,说明英国占领殖民地最多,德国占领殖民地相对较少。(2)联系: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各国力量对比情况,而力量上的变化又使后
11、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了击败主要对手,从自己切身利益出发,摒弃前嫌,寻求结盟,最后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3)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意大利原来参加同盟国,战争爆发后考虑利害关系,加入协约国同盟国作战。另外,土耳其、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作战。13(2011年江苏徐州模拟考试)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广泛关注与思考。仔细阅读下列选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材料1:“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的教训是:
12、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材料2:“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请回答:(1)19世纪末20世纪初哪个国家的兴衰最能说明“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而且“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结合史实加以说明。(12分)(2)某学校一学生研究小组欲对大国崛起的历史进行进一步探究,请你为其确定一个探究主题。(3分)(3)联系当今中国的崛起,谈谈你对大国崛起的看法。(6分)解析:本题以大国崛起为话题,考查大国崛起的途径、结果
13、及启示。第(1)问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时间,首先判定该国是德国,“建立秩序”要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最终结果应是德国战败。第(2)、(3)问具有一定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答案:(1)国家:德国。建立世界秩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由于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要求在世界范围内重划势力范围,与英国等矛盾尖锐,积极组建以它为首的三国同盟,并最终于1914年7月向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开战。最终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战败投降,并遭受宰割。(2)主题:大国崛起的经验(或途径、教训等)。(3)看法:立足经济发展,走和平发展之路;不要把本国意志强加于他国,更不要穷兵黩武;切记多行不义必自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