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时导入字词自学新知小结作业封底23.孔子游春六年级语文下新课标苏教学导入同学们,“孔子文化周”里你一定收获不小吧!能说几句孔子说过的名言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生平:返回“人类要继续生存学习,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宣言时讲的话。南宋朱熹曾这么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真是我们的骄傲,值得
2、我们崇拜、敬仰。他到底有哪些智慧?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学习孔子游春。自学要求返回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3.感知孔子形象和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泗s字词学习袤mo桃红柳绿 芳草如茵 司空见惯意味深长 情不自禁 手舞足蹈ynjndos li波澜起伏 不知疲倦 荡涤污垢善施教化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pshyd lnl 逸凿 蹲 词语解释:芳草如茵:司空见惯:意味深长:情不自禁:手舞足蹈:指芳草像铺垫在地上一样,形容绿草茂盛。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返回温文尔雅:不知疲
3、倦:荡涤污垢:善施教化:波澜起伏: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或者对待其他事物,忘记了劳累和辛苦。就是把污垢清除干净的意思。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形容水面上的水波泛起时的样子。新知构建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第2自然段,这段话写了什么?泗水河边美丽的春景。把大自然比作了什么?伟大的母亲。2.指名读第8自然段,这段话写了什么?孔子论水。句式有什么特点?四字词组或者三字词组,要注意读出语言的节奏。3.默读第10自然段,这段话描写的场景给了你怎样的感觉?温馨4.第11至18自然段写了什么?师生言志5.整体感知,理清层次,感知形象。(1)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孔子东游。(2
4、)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简要地说一说。“赏春”“论水”“言志”三个典型场景。(3)快速浏览课文,这篇课文中的孔子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老师形象:和蔼可亲、品行高尚、循循善诱等。二、理解“宏论”,领会“君子”内涵。1.大家都感受到孔子是一位老师形象,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课文又是怎样来表现的呢?默读第3至9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一个怎样的孔子形象?抓住重点语句,边读边思考,写写自己的理解、体会。(1)孔子把水看作真君子,是认为水具有的哪些品性?这四个品性你能理解吗?“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水是真君子啊!”善施教化。有情义。有志向。有德行。(2)这段主要表达了几层意思?(3)在孔子集语中,孔子
5、论水的原文是这样的: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4)看原文,这番话中,孔子论及水具有哪些君子品性?德、仁、义、智、勇、察、包、善化、正、度、意2.感知善施教化、谦谦君子的师者形象。(1)孔子为什么“逢水必观”呢?从原文中大家可以找到答案。夫水者,启子比德焉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这句话说明孔子要做什
6、么样的人?君子 (2)孔子为什么能从司空见惯的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呢?默读课文第3至9自然段,看看你觉得哪些词语可以给出答案?“动情、沉思、凝望”体会孔子善于思考,把情感融入思考,用心体会;引导从第9自然段弟子的表现,体会孔子的智慧。(3)孔子为什么又把自己的观察体悟告诉自己的弟子呢?教育学生也要做君子。(4)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学生要像我一样做君子啊,要有德行、有情义还要把这种意思隐含在论水之中呢?由此可见孔子的“善施教化”“谦逊做师”“教育有方”等师者风范。返回返回课堂小结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布置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正确、端正、整洁。un mo()pioy()mu zi()l co r yn()w gu()kizo()dnd()s kn jin un()广袤飘逸眸子绿草如茵污垢开凿荡涤司空见惯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选两个造句。桃()柳()从容()()情不()()深()熟()司空()()手舞()()温()尔()波澜()()意味()()长深伏起雅文蹈足惯见虑思禁自迫不绿红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学习了这一课,我们认识了的孔子,的子路和的颜回。博学多才温文尔雅重情重义返回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