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三章 第三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 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46分)1.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题(1)图中所表示的地形景观是在() A.石灰岩分布地区B.花岗岩分布地区C.玄武岩分布地区D.片麻岩分布地区(2)该地形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2.下图为不同地质作用下的部分地貌类型图,读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B.C.D.(2)形成图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流水堆积3.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题(1)图
2、中() A.E处为板块的生长边界B.F处可能形成海岭C.E处岩石年龄较F处年轻D.F处地壳运动一定较E处活跃(2)若该剖面图是据地球实际情形进行的大致描绘(E为太平洋),则图中甲板块最可能为() A.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4.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读完后回答下列各题。(1)判断图中甲地原来应为下列哪一种构造( ) A.向斜B.背斜C.断层D.海沟(2)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排列应为( ) A.乙 丙 丁B.乙 丁 丙C.丙 乙 丁D.丙 丁 乙5.如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
3、作用的结果B.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6.图1为“某地貌景观图”,图2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下题(1)图1所示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B.向斜C.断层D.断块山(2)图1中的岩石所属类型与图2中相一致的是() A.甲B.乙C.丙D.丁7.花岗岩密度大、硬度高,表面耐磨,常用于建筑装修,厨房台面等.形成花岗岩的地质作用是() A.地震B.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D.地壳运动8.读印度尼西亚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A点附近的海底地形可以推断,其位
4、于( ) A.板块碰撞形成的生长边界附近B.板块张裂形成的生长边界附近C.板块碰撞形成的消亡边界附近D.板块张裂形成的消亡边界附近(2)关于B岛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珊瑚遗体,堆积而成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气候炎热,台风多发D.河流短促,水量丰富9.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解的是( ) 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C.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D.河谷横剖面由“U”形变为“V”形10.下列有关侵入接触的叙述,哪项正确?( ) A.侵入接触是岩浆岩体与岩浆岩体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B.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晚,岩浆岩形成时间较早C
5、.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变质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D.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活岩浆岩之间的种接触关系11.读甲、乙两种地貌景观图,回答下题(1)关于甲、乙地貌成因的正确说法是() A.甲地貌成因是风化作用B.乙地貌成因是侵蚀作用C.甲地貌成因是流水侵蚀作用D.乙地貌成因断裂下陷作用(2)关于甲、乙地貌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地貌分布于山区河流出山口处甲地貌分布于河流入海口处长江三峡地貌的成因与乙地貌相同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的成因与乙地貌相同 A.B.C.D.12.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19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
6、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回答题。(1)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 ) 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D.变质作用(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喀斯特地貌与生物的生命活动没有关系 A.B.C.D.13.图1冰壶是深受加拿大人喜爱的一项运动冰壶为圆壶状,由一种苏格兰天然花岗岩制成制作冰壶的材料可能来自图2中的()A.B.C.D.14.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是由于该国位于哪两个板块的交界处() A.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C.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和太平
7、洋板块15.下列岩石中常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 ) A.大理岩B.石灰岩C.花岗岩D.玄武岩二、综合题(共3题;共31分)16.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_;C_。 (2)从地貌上看B为_。其原因是_。 (3)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选在A,B两处中的哪处?试说明理由。 (4)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A、B两处中的哪处。试说明它能够大量保存石油的原因。 17.下图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河段,实线表示某时期的河岸线,虚线为另一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回答下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岸线的
8、变迁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B.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C.甲、乙、丙三处中,甲处侵蚀作用最强D.甲、乙、丙三处中,乙处堆积作用最强(2)“V”型河谷形成后( ) A.下蚀减弱,凹岸堆积B.侧蚀加强,凸岸侵蚀C.下蚀减弱,凹岸侵蚀D.侧蚀减弱,凸岸堆积18.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丘陵地区的剖面图,图中1,2,3,4,5分别代表第三纪、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古代的地层。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A处的地质构造是_,B处的地质构造是_(2)A、B两处钻井有可能打到煤层的是_处。 (3)图中4所表示的地层中能否找到三叶虫化石?为什么? (4)在地层5中能否找到化石?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一、
9、单选题1.【答案】(1)A(2)B 【解析】【分析】(1)图中所表示的地形景观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故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分布地区(2)图中洞穴剖面景观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广布石灰岩,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该地区地表崎岖,多溶洞,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1)A(2)B【点评】(1)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我国喀斯特地貌分
10、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2)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2.【答案】(1)D(2)B 【解析】【分析】(1)图示景观中,为桂林山水,属于流水侵蚀作用,为黄土地貌千沟万壑,属于流水侵蚀;为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地貌。(2)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形成图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3.【答案】(1)B(2)A 【解析】【分析】(1)由题中图
11、可以看出,F处是生长边界,且在海洋内部,故F处可能形成海岭(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E为太平洋,且E板块俯冲到甲板块之下,可以推测为是美洲板块故答案为:(1)B(2)A【点评】(1)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大洋中脊,相撞地区可形成山脉、海沟、岛弧等,在大陆板块边缘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链,如科迪勒拉山系、东亚岛弧链;大洋板块边缘形成海沟(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裂成许多块,这些大块岩石称为板块萨维尔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4.【答
12、案】(1)B(2)A 【解析】【分析】(1)从图中岩层弯曲情况可知,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所以B正确。(2)岩石越坚硬,抗侵蚀能力越强,地势越高,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排列应为乙、丙、丁,所以A正确。5.【答案】C 【解析】【分析】A、处是峰林地貌,应该是石灰岩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故A选项说法错误;B、是地下洞穴,因该岩层为砂岩,裂隙发育,且地下水丰富,所以洞穴应该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故B选项说法错误;C、处为页岩和砂页岩交界面,且底部页岩属背斜构造,由此可知交界面是背斜顶部,且图中显示岩层顶部不完整,说明遭受过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故选项C说法正确;D、处岩层向上拱起,应
13、该是背斜构造,所以它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地质地貌剖面图的读图分析能力,首先根据图例可知:各岩层岩石均属于沉积岩,自上而下一次是石灰岩、砂岩、砂页岩、页岩;然后根据岩石特性当地的环境条件确定地貌成因:地上的峰林地貌是石灰岩被流水侵蚀而成的,地下洞穴亦是地下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再根据剖面图中岩层的表现特征,大致推断其地壳运动顺序:图中先是沉积形成页岩,页岩在内力作用下向上弯曲形成背斜,之后地壳抬升,背斜顶部受外力的侵蚀作用而变得崎岖不平;然后地壳下沉,依次沉积形成砂页岩、砂岩和石灰岩6.【答案】(1)B(2)C 【解析】【分析】(1)图1所示的地质构造岩层
14、向下弯曲,为向斜(2)图1层理构造明显,为沉积岩;图2中丁为变质岩、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丙为沉积岩图1中的岩石所属类型与图2中相一致的是丙故选:(1)B(2)C【点评】(1)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常形成山岭;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常常成为谷地或盆地但是有些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2)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
15、,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7.【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三大类岩石的成因。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岩浆岩的形成是收到岩浆活动产生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8.【答案】(1)C(2)D 【解析】【分析】(1)图中信息A点海洋深度大,形成海沟,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项正确。故选C。(2)B岛由于火山喷发形成,是火山岛。A项错误。火山岛地势起伏大。B项错误。B岛处在热带地区,气候炎热,由于地转偏向力很小,不能形成台风。C项错误。D岛屿面积小,河流短促,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D项正确。故选D。【点评】岛屿的分类:按岛屿的成因可分成大陆岛、冲积岛和海洋岛三大类。大
16、陆岛是一种由大陆向海洋延伸露出水面的岛屿。世界上较大的岛基本上都是大陆岛。它是因地壳上升、陆地下沉或海面上升、海水侵入,使部分陆地与大陆分离而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格陵兰岛、著名的日本列岛、大不列颠群岛,以及我国的台湾岛、海南岛,都是大陆岛 。冲积岛一般都位于大河的出口处或平原海岸的外侧,是河流泥沙或海流作用堆积而成的新陆地。世界最大的冲积岛是位于亚马逊河河口的马拉若岛。海洋岛包括火山岛和珊瑚岛。火山岛是因海底火山持久喷发,岩浆逐渐堆积,最后露出水面而形成的。如夏威夷群岛是由一系列海底火山喷发而成,露出水面后呈长长的直线形。珊瑚岛是由热带、亚热带海洋中的珊瑚虫残骸及其他壳体动物残骸堆积而成的,主
17、要集中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中。珊瑚礁有三种类型:岸礁、堡礁和环礁。世界上最大的堡礁是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大堡礁,长达2019公里以上,宽5060公里,十分壮观。9.【答案】C 【解析】【分析】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C正确;河谷横剖面由“V”形变为“U”形。10.【答案】D 【解析】【分析】A侵入接触是由岩浆侵入于先形成的岩层中形成的接触关系,不是岩浆岩体与岩浆岩体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B沉积岩、岩浆岩的早晚关系是不一定的;C侵入接触是由岩浆侵入于先形成的岩层中形成的接触关系;故选D。【点评】考查侵入接触的概念;
18、侵入接触是由岩浆侵入于先形成的岩层中形成的接触关系。11.【答案】(1)D(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乙是由于地壳断裂形成的地堑(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甲地是冲积扇,乙地是断层,甲地貌分布于山区河流出山口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是因为断层形成故选:(1)D(2)B【点评】(1)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1、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2、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风力、冰川、海浪)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地貌表现形式如:沙漠中风蘑菇蚀、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冲积平原等(2)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的作用
19、,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使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作用地质学界把自然界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主要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12.【答案】(1)C(2)C 【解析】【分析】【小题1】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流水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在我国四大高原中,云贵高原石灰岩面积广大,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它们的形成都是可溶性的石灰岩(CaCO3)遇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水后,溶蚀作用形成
20、的。【小题2】喀斯特地貌发育取决于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流水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的透水性越好,水流动性越强,水与可溶性岩石间的化学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离不开水,气候愈湿润,降水愈丰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流动性愈好,从而提高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 首先大气中的与水体中CO2的含量是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重要物质,其次气温愈高,有利于加快上进化学反应,可促进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水的溶蚀作用不仅取决于水中CO2的含量,而与水中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数量有关,而水中酸性含量与生物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此试题需明确喀斯特作用发生的四个条件:
21、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13.【答案】B 【解析】【分析】读图,为岩浆、为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为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为沉积岩冰壶为圆壶状,由一种苏格兰天然花岗岩制成制作冰壶的材料可能来自图2中的故选:B【点评】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14.【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六大板块示意图可知,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故答案
22、为:D【点评】板块边界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生长边界,一种是消亡边界,生长边界板块活动是相互张裂,比如东非大裂谷就是在这种板块活动下所形成的另一种消亡边界板块活动时相互碰撞挤压,著名的珠穆朗玛峰就是这样形成的15.【答案】B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岩石的组成和特征,有化石的岩石是沉积岩,大理岩是变质岩,花岗岩、玄武岩是岩浆岩二、综合题16.【答案】(1)背斜;断层(2)山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3)A地铁隧道应在背斜处修建,这样不仅安全、稳定,而且工程量小,同时隧道内较干燥。(4)A石油一般存在于背斜岩层中,因为背斜中的不透水岩层能够防止石油、天然气的挥发与渗漏
23、,使油气富集。 【解析】【分析】(1)从地质构造来看,A岩层向上弯曲是背斜,C岩层发生错位是断层。(2)从地貌上看B表层向上凸起为山地,是因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3)A。地铁隧道应在背斜处修建,这样不仅安全、稳定,而且工程量小,同时隧道内较干燥。(4)石油一般存在于背斜岩层中,因为背斜中的不透水岩层能够防止石油、天然气的挥发与渗漏,使油气富集。17.【答案】(1)B(2)C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道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A错误;随着河流不断侵蚀凹岸,在凸岸堆积,河道会变的更加弯曲,实线比虚
24、线河岸形成的早,B正确;甲、乙、丙三处,乙处为凹岸,侵蚀作用最强,C错误,D错误;故选B。(2)“V”型河谷形成后,河流落差变小。这时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两侧的侵蚀作用增强,侧蚀作用表现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位置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2)本题主要考查在河流不同发展阶段流水作用作用的差异及河流地貌的特点,较易作答。18.【答案】(1)向斜;背斜(2)A(3)不可能;因为地层4代表元古代的地层,而三叶虫则是出现在古生代的生物(4)不可能;因为地层5代表太古代的地层,太古代还没出现生物且变质很深 【解析】【分析】(1)从岩层弯曲状况不难得到,A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B处岩层向上弯曲是背斜。(2)远在3亿多年前的古生代和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以及几千万年前的新生代时期,大量植物残骸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作用后转变成煤,所以是A。(3)三叶虫则是出现在古生代的生物,地层4代表的是元古代的地层。(4)地层5代表太古代的地层,太古代还没出现生物且变质很深。【点评】考查地球历史时期地质变化过程;能够较好的对图形进行阅读,并对不同时期的地球环境了解相对清楚。第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