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时 教 案课 题自信第一课备课时间来源:学*科*网Z*X*X*K年 月 日课 时2课 型阅 读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 学目 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人物情感的变化。3运用浏览的方式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 学重 点学习本课通过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语,体会人物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这一阅读方法。教 学难 点来源:ZXXK学习本文中授课老先生和“我”所表现出的可贵品质,从而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教 具学 具相应的教学课件 预 设 流 程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齐读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自信第一课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
2、障碍请同学们打开书,老师请几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清每一句话。(指名读,读完之后,校正字音。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钝”“沧”“涕”“菌”“锥”“苛”“诲”这7个字都是形声字,但是认读都有一定难度,在认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读准字音。“菌”不能读成“jn”,“苛”不能读成“k”,“诲”不能读成“hu”。“纤”是个多音字,在本课读“xin”。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恩”和“思”、“衷”和“衰”“哀”、“诲”和“悔”等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别;“冤”字是上下结构,下边是个“兔”字,别丢掉最后一笔“点”。)三、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四、再读课文
3、,汇报交流1提出阅读时遇到的困难,师生交流解答。2思考:第1小题“快速浏览课文,了解相关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三个问题的答案都能在文中直接找出来,1969年“我”从北京到西藏当兵;1972年“我”来到乌鲁木齐新疆军区军医学校上学;老先生说明了考试扣分的理由之后,“我”觉得冤枉是因为在5000米以上的高原气候恶劣,病员出现高烧等一系列症状时不用抗生素,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等到临床上出现明确地感染征象时才开始用抗生素的话,就来不及了,病员的生命已受到严重威胁了。老先生只给“我”的分数改过来是因为“我”在高原情况下使用抗生素的做法是正确的,还因为“我”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不是因为教授自己知识
4、的老师是权威就放弃自己的观点。)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来源:五、布置作业1写要求回写的生字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先生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恩情、纤细、腭裂、教授、冤枉、教诲、无动于衷、沧海桑田2.指名说一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二、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老先生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
5、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学生汇报、交流,体会作者对老先生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3.指导朗读。三、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这是“自信第一课”四、作业:阅读毕淑敏的其他作品五、资料索引与精华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
6、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980年转业回北京。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板 书 设 计自信第一课作者:考试 冤枉 (忠诚病情、深入思考)老先生:发火 改分、表扬 (虚怀若谷、拳拳之心) 课 后 反 思来源:ZXXK来源:ZXXK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