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014380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为了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都离不开语言这一思维载体。数学语言简洁、抽象、概括、直观,它们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特点:文字、符号、图形三位一体;精炼、准确、简洁、可变;直观语言与抽象语言互相转化。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抓住数学语言的特点,善于将叙述语言翻译成专用的数学语言,并正确地理解它,才能正确地解决数学问题。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语言新课程中指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因此,发展

2、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根本。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而且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还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就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反过来,语言的磨练也将促使思维更加精确、合理。俗话说,想得清的人才会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下面针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理解

3、数学语言的能力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要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必须先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如理解和、差、积、商、扩大、缩小等概念,对学生语言上的缺陷不能有半点疏忽。例如问:求和怎样求?加数+加数=和,知道和求一个加数,用和减另一个加数。又如小数点的移动,小数点向右移动数就扩大,向左移数就缩小,知道一个数扩大的倍数小数点应向右移,缩小的倍数就把小数点向左移。可举例让学生边说边试着移位,如把3.28扩大1000倍,小数点应向右移动三位得3280,所得的数再缩小100倍,又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32.8。通过说,无形中就掌握了方法。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

4、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能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例如:在教学现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12548=?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12548=12586,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把48分成8个6,125与8的乘积得1000,所得的数再与6相乘,最后得6000)。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没有其他

5、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8)125,把40和8分别与125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3.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6、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

7、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状态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书先生

8、”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