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113.50KB ,
资源ID:201342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134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同步作业:1-2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同步作业:1-2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分层作业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从西周时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代“废井田,开阡陌”,反映的是()A.周王室衰弱B.井田制的破坏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诸侯的强大【解析】选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体现的是西周的井田制,它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由此可知,答案为C。【补偿训练】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2、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解析】选B。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盛行的土地国有制,而实质上土地所有权掌握在周王手中,也可以说是周王的土地所有制,故B正确。A是指世袭制取代禅让制,阶级社会取代原始社会;C是指封建社会时期由于承认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土地兼并严重;D是指西汉末年王莽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建立了新朝,宣布“更名天下田为王田”。2.吕氏春秋写道:“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表明战国时期()A.土地公有制仍占主导地位B.铁犁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土地私有调动生产积极性D.政治动荡引发土地制度变革【解析】选C。关键信息“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说明土地私有制的出现调动

3、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C。3.“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A.井田制B.均田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析】选B。通过“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可知,该制度实行于汉代以后,这项制度实施的目的是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因此正确答案为B。【补偿训练】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C.进一步推广了

4、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解析】选A。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故A与题意相符。4.在中国封建社会,假如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A.将公田化为私田B.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C.土地兼并D.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解析】选C。依据所学可知,在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而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因此在封建社会中要想扩大地产,主要途径就是土地兼并,故选C。A、B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改革措施,D中的“井田制”在封建社会已被废除,均不符合题意。5.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集中在官僚和地主手中,

5、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B.统治者“不抑兼并”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解析】选D。在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土地买卖具有合法性。因此,A与题意无关,B是某些朝代土地兼并的直接原因,C是加重土地兼并,但都不是根本原因。故答案为D。6.一般情况下,佃农与地主在地租收缴问题上出现纠纷时,判定是非的主要依据是()A.双方订立的契约B.当时民众的意见C.皇帝的圣旨D.当地政府的司法惯例【解析】选A。随着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土地出租时,多采取订立契约的方式,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二、非选择题(1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6、料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管子海王篇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变化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解析】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概括答案;第二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铁制农具的出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变革的影响角度分析回答。答案:变化:手工工具、农具多数改用铁器。影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分封制破坏,诸侯争霸。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西周的铜器铭文里有关于周王赐臣下“一田”“十田”“卅田”“五十田”的记载。这说明当

7、时()A.土地私有制度形成B.分封制按等级授田C.诸侯国的力量增强D.有固定的土地面积计量单位【解析】选D。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土地私有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等级不同,分赐土地不同,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诸侯国实力增强的内容,故C错误;从“一田”“十田”可知古代有固定的土地面积计量单位,故D正确。2.右图反映的土地制度,到春秋时期走向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B.“私田”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C.贵族之间争夺土地的现象D.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解析】选A。图片反映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而生产工具则是

8、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故选A。3.汉书董仲舒传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A.土地私有制遭破坏B.社会经济凋敝C.社会两极分化加剧D.社会道德衰败【解析】选C。“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表明土地私有制发展,造成土地兼并,带来社会两极分化加剧,故选C。4.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

9、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解析】选B。小农经济的稳定性一般是指其耕织结合、自给自足,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A错误;从题干材料“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故B正确;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是指其抵抗天灾人祸的能力比较差,很容易破产,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C错误;简单的劳动工具只是小农经济组织生产的最基本的需求,并非仅仅限于简单工具,故D错误。5.北魏时期实行的均田制,从土地所有制形式上来讲是()A.国有土地所有制B.君主土地所有制C.地主土地所有制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解析】选A。均田制是国家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土地属于国家,所以均田制是国家

10、土地所有制。6.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导致田制为空文的主要原因是()A.唐朝手工业发展迅速B.人口迅速增长C.土地兼并严重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选B。材料中唐朝“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导致政府无田可授,均田制成为空文。故选B。7.下列图表(注: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佃农对地主的依附程度)能体现佃农与地主依附关系发展趋势的是()【解析】选B。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步削弱。8.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

11、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解析】选C。从材料“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交租之外,两不相问”信息中,可以看出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C正确。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材料三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

12、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董煟救荒活民书材料四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陶煦租核推原(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2分)(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发生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举例说明统治阶级试图解决该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原因和结果。(5分)(4)根据材料四,封建土地制度到明清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信息容易判断该土地制度是井田制。第(2)题

13、第一问根据材料信息“除井田,民得卖买”可以看出井田制被废除,土地可以买卖;第二、三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第(3)题先指明统治阶级所采取的抑制土地兼并措施,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及结果。第(4)题变化根据材料“莫不志在良田”可以看出土地私有制高度发展;影响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剧贫富分化、激化阶级矛盾、阻碍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等方面进行归纳。答案:(1)井田制。(2)变化:井田制正式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兼并影响了国家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艰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等。(3)措施:三国(魏、蜀、吴)实行屯田制,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原因和结果:由于土地私有、买卖频繁,所以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4)变化:封建土地私有制高度发展。影响:激化了阶级矛盾,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