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教学反思本课是一首小诗,标题是诗的第一句,也是全文的“睛”所在,它高度概括出全诗的内容,又通过表示时间的“昨天”,传达出今昔对比的内涵,以凸显出对今天的赞美。“这儿”,是深圳?也许是作者的家乡?但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它是祖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到处都是像“这儿”这样的地方,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在近几十年里到处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种自豪与喜悦充盈着我们国家的许许多多的角落。一、教学效果:读书指导。本文是一首诗歌。教学时要注意,进行诗歌教学切忌逐段讲解,一定要让学生多读。朗读时把握以下两点:第一,让学生大致理解诗句的内容,进而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变化
2、,激发起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第二,朗读要引导学生注意诗的特点,注意停顿,倾注自己的感情。教师可配乐范读这首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情境中,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提示学生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结合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生词的意思:如渺茫,本课指距离现代文明太遥远;脸庞,指脸面;遨游,漫游;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新的气象,新的面貌。自读课文,把诗歌读通,初步了解诗歌所描绘的内容。深入精读,体会情感。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围绕课后第题“这儿的昨天什么样儿?今天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边读边想,边想边悟。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相互交流,
3、深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强烈情感。二、 成功之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阅读资料来感受深圳过去的面貌,再引导学生读诗句,谈感受,让学生看到深圳这座村庄昔日的贫穷与困扰。接着一转,抓住过去与现在的比较,感受深圳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感悟到改革开放给深圳带来的可喜变化。在学习的后阶段,我结合学生家乡的发展来加深本单元学习主题,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变化。并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结合课文,进行比较,然后,再铺开全国发展中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样,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深圳在变化,家乡在变化,国家在变化,越变越繁荣,越来越富强,而这正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结果,从而真正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在一起,真正达到本
4、课的教学目的。三、 不足之处:由于教师缺少激情,缺乏强硬的朗读指导基本功,由于学生读书基本功也欠佳,因此课堂上仅有几人读得有感情。另外,仿写的训练似乎也没起到预期效果,这是因为给予学生构思的时间短,师生之间相互不适应所致。四、 改进措施:针对教材特点,教学本课时,我把着眼点不单放在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而是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更学到了习作方法,促进了知识向能力转化。如课前根据题目对内容的猜测,培养了学生的选材能力;课上,寻找概括课文的词语,看看作者如何写具体,想想作者如何把原来与现在衔接,教给了学生利用过渡句让文章连贯,利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式进行构段;课后,利用本文所学到表达方法说说本节课自我变化,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