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448.50KB ,
资源ID:20089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089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4单元 第37讲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4单元 第37讲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十四单元|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宏观把握历史时空时序|时空坐标|微观了解历史阶段特征|阶段特征一、十月革命到经济大危机前世界文明的发展(19171929年)1政治上:沙俄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出现和平共处的局面。2经济上:苏联先后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模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局面。3文化上: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动荡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19291945年)1政治上:

2、在大危机影响下,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法西斯国家发动局部侵略战争,英法美等国坚持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并推行绥靖政策;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世界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之间的矛盾。2经济上: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一种新的运行机制;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迅速实现工业化,为卫国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3文化上: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与现代科技的发展。第37讲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思维导图|史论术语|1.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人类

3、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推行的特殊政策,也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尝试。3.新经济政策是运用资本主义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也是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4.“斯大林模式”迅速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一、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2)政治: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3)导火线: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2进程(1)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性质:资

4、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局面。(2)“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4)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攻占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结果(1)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2)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4意义(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2)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3)将社

5、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从革命任务看,它主要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反对封建主义。(2)从革命结果看,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皇权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的“暴力夺权”方式是俄国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俄国二月革命之后,列宁曾设想用和平方式完成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用暴力手段血腥镇压示威群众,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不可调和,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要推动俄国社会的进步,唯有用武装斗争的方式。二、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追随“

6、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背景(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措施(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将粮食无偿借给国家。(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质是否定货币、价值规律。(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4特点(1)适应了战时需要,即“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2)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分配制等。5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

7、的经济体制。6评价(1)对于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2)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二)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1背景(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2开始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3内容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

8、营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4.特点(1)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6影响(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2)是列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为此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7新经济政策的终结1924年列宁去世后,布哈林

9、成为了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支持者。随着斯大林的上台,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全面开始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农村集体化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从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1背景(1)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3)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之下,为加强

10、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4)苏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民主传统,斯大林有浓厚的专制独裁意识。2表现(1)工业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农业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苏联经济建设与罗斯福新政的关联苏联抓住经济危机这一时机,从西方大量进口工业化建设急需的大量机器设备,加速了工业化进程;罗斯福看到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于是借鉴苏联的经济管理方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特点(1)经济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1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价值规律,排斥市场机制;将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摆在首位。(2)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以党代政,以人治代替法治;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清洗异己;缺少监督。(3)思想文化上:个人崇拜,思想控制,学术问题政治化。4评价(1)成就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

12、要原因。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内容: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2)实行的原因: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3)成就: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4)缺点:为追求集体化速度,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违

13、背了自愿的原则。把农民的住宅、牲畜、家禽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一度明显下降。对富农实行过“左”的消灭政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对农民剥削过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与灵魂苏俄(联)在20世纪2030年代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探索。尤其是斯大林模式在短期内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严重缺陷,且日益僵化。这表明任何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创新是保持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灵魂。素养提升素

14、养热词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工业化道路的探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素养解读时空观念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从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开始,经历了农业集体化、工业化,最终确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历史解释(1)俄国革命经历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经历了从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的转变,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史料实证运用文献史料及历史遗存,印证十月革命的特点及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内容、特点及影

15、响。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唯物史观的理论,理解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济政策的历史影响。家国情怀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无产阶级为了国家民族浴血奋战的结果,随后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也是艰难曲折的。主题一 俄国十月革命(一)时空观念十月革命的过程史料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摘编自列宁“四月提纲”探究据史料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有何特点。提示特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

16、性质的阶段。(二)家国情怀十月革命的意义史料一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府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摘编自世界近代现代史史料二十月革命是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一场震撼世界的理想探索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了实践,让这一理论不再停留于小部分人的思想武器,而是成为更广泛人群的现实力量。苏联也因此成为一个象征和符号,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被统治阶级的希望之所寄。摘编自十月革命的现代启示录探究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俄国革命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的含义。提示俄国十月革命的

17、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历史解释|多维视角认识俄国十月革命1“一个过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四个变化”: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1)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2)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3“四个特点”(1)理论角度: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革命道路:革命由中心城市发展到中

18、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3)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对应训练1(2019届四川教考联盟高三毕业班三诊)1922年10月,列宁在给加米涅夫的便条中讲道:“我宣布要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决一死战”,同时还强调苏联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一定要由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格鲁吉亚人等轮流担任主席。列宁这些做法旨在()A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强调各民族间的团结C改革中央集权体制 D批评个人崇拜的现象解析:选B依据材料“1922年10月,列宁在给加米涅夫的便条中

19、讲道我宣布要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决一死战,同时还强调苏联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一定要由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格鲁吉亚人等轮流担任主席”可知,列宁的这些做法是要排除俄罗斯民族的民族优越感,实现各民族的平等,这些做法是要强调各民族间的团结,故选B项;社会主义阵营是在二战之后,20世纪50年代逐步形成的,排除A项;中央集权体制指的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而材料反映的是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列宁在苏俄的民族政策,与个人崇拜无关,且1922年苏俄并未出现个人崇拜,排除D项。主题二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一)家国情怀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轨史料目前政治形势的全部关键,就是我

20、们正处在转折的过渡时期,正处在有着某些曲折的从战争过渡到经济建设时期这是一项新的任务,因为现在经济任务第一次具有这样大的规模,我们应该意识到,应该记住,经济战线上的战争是更困难、更长久的;要在这个战线上获胜,必须使更多的工人和农民变得主动、积极和忠诚因为我们若不恢复经济生活,在战争的第二阶段就不能战胜敌人,这一点是驳不倒的;让我们使千百万人更自觉地对待经济战线上的战争吧。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但是,为了恢复工业,就需要有富余的农产品。摘编自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探究

21、根据史料分析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轨的必要性。提示余粮收集制政策的弊端给农民带来巨大伤害,一定要偿还;取消商品贸易政策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恢复经济生活。|历史解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比较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含义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生产资料所有制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分配原则平均主义分配多种分配形式经济运行机制绝对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作用和实践效果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

22、渡的正确途径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二)史料实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评价史料一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全球通史史料二(192

23、1年)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的结合。”解读史料一信息“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说明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施的;史料一信息“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都能雇佣劳力”“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说明新经济政策通过允许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和发展商品经济来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史料二中列宁实际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基础。|历史解释

24、|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1)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新经济政策充分说明利用商品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苏俄政府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3)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俄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证了苏俄稳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5)苏俄政府采

25、取的新经济政策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应训练2(2019届广东湛江高三高考测试二)在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实施一年后苏俄(联)党的领导核心以至普通党员中有许多人认为退却的目的已经达到,要求转入进攻。在这种强烈要求下,列宁宣布停止退却,转入进攻。在此后的年代里,要求进攻的呼声不但没有消停,反而越来越强烈。这反映出()A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艰难C列宁的经济思想未得到社会广泛认可D新经济政策不符合苏俄(联)的国情解析:选B新经济政策是根据苏俄(联)国情提出的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克服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从材料中得知,

26、苏俄(联)领导核心逐步把这一正确的道路边缘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艰难,故选B项;苏俄(联)想要停止新经济政策的原因是布尔什维克党“认为退却的目的已经达到,要求转入进攻”,反映不出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排除A项;材料中“许多人认为退却的目的已经达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列宁的经济思想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苏俄(联)国情提出的,排除D项。主题三 斯大林模式家国情怀斯大林模式的经验与教训史料一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

27、条有效的捷径。”史料二斯大林把优先发展重工业放在了过高的地位上,忽视了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基本要求。把农业仅仅放在为工业服务的地位上,从农业上抽取得过多,“把农民挖得很苦”,结果使苏联农业生产、农业生活都受到损害,造成农业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从1926年到1940年,重工业增长18.4倍,年均增长速度为21.2%;轻工业增长6.2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4.1%;农业仅增长0.26倍,年均增长速度只有1.5%。曹英伟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合理性分析解读史料一作者认为五年计划是相对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对斯大林模式予以肯定。史料二为引自学术专著的二手史料,该史料史论结合,主要阐述了斯大林模式

28、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史料信息“把农业仅仅放在为工业服务的地位上,从农业上抽取得过多,把农民挖得很苦,结果使苏联农业生产、农业生活都受到损害,造成农业经济发展长期滞后”,表明苏联牺牲农民、农业利益来发展工业,造成农业生产的停滞落后。史料信息“从1926年到1940年,重工业增长18.4倍,年均增长速度为21.2%;轻工业增长6.2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4.1%;农业仅增长0.26倍,年均增长速度只有1.5%”,表明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形成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畸形经济结构。|历史解释|斯大林模式的经验及教训(1)经验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

29、定了物质基础,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模式的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教训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应训练3(2019届安徽淮南二模)前苏联时期有这样一则笑话说,斯大林在办公室发现了老鼠,他跟加里宁省主席抱怨这件事,后者想了一会说:“你干嘛

30、不立个牌子,上面写着:集体农庄,这样一半老鼠会饿死,另一半则会跑掉”。这则笑话体现了()A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B帝国主义对苏联经济的封锁C苏联经济体制弊端凸显D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巨大成功解析:选C由材料中笑话内容可知,“集体农庄”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的消极影响,体现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选C项;材料中笑话是斯大林与加里宁省主席之间的对话,反映了苏联“斯大林模式”下集体农庄的弊端,与外部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的和平演变和外部帝国主义对苏联经济的封锁无关,排除A、B两项;由材料中笑话可知,苏联农业集体化造成农业发展缓慢,粮食减产,D项既不符合材料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组|1(2

31、016年全国卷)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解析:选B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美国经济正处于“柯立芝繁荣”时期,所以苏联“一五”计划“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而到1932年,苏联“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而此时美国正经历着经济大危机,因而受到美国人的关注,故B项正确。2(2015年全国卷)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

32、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析:选A从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出口增多,反映出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粮食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们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换取外汇发展工业,故A项正确。3(2014年全国卷)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

33、资建设重工业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解析:选D两个钾矿矿井有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与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家来经营本国企业的做法相关,故D项正确。4(2013年全国卷)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解析:选D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地解决谷物问

34、题,据此排除A项;苏联的工业化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排除B项;农业改革源自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尚未进行,排除C项;这一论断是为了维护斯大林模式,选择D项。5(2013年全国卷)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析:选B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且恢复商品货币关系以调节生产。据此判断,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被认为是“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

35、策”,其依据在于二者同样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选择B项。6(2019年海南卷)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A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B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C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D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解析:选A据材料“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并结合所学可知,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其决定因素是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

36、七月流血事件后,是资产阶级独立掌握政权,不是工人,排除B项;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不是决定因素,排除C项;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7(2018年海南卷)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解析:选B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故A项错误;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可知,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7、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故D项错误。|B组|1(2020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的内部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据此可知,列宁意在()A对资产阶级实行妥协的政策B支持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C最大限度地减少革命的阻力D维持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解析:选C据材料“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

38、翻临时政府”“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的内部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可知,列宁意在以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减少革命阻力,故选C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并未妥协,排除A项;苏维埃反对临时政府对外战争的策略,排除B项;据材料“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可知,列宁要将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手中,排除D项。2(2019届云南二模)1921年7月,列宁指出:“解决食品危机的最主要的条件在于成功地收取粮食税”,为此,他要求各省立即采取措施恢复和加强粮食收购机构,建立税收检察机构,并为粮食机关提供“必需的党的权威和国家强制机关的全部权力”。材料反映了()A农

39、业集体化侵害苏俄农民利益B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存在随意性C余粮收集制加剧了苏俄的危机D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迫切性解析:选D据材料“1921年7月”“解决食品危机的最主要的条件在于成功地收取粮食税”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材料“并为粮食机关提供必需的党的权威和国家强制机关的全部权力”说明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迫切性,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行的,排除A项;材料“采取措施恢复和加强粮食收购机构,建立税收检察机构,并为粮食机关提供必需的党的权威和国家强制机关的全部权力”说明新经济政策执行是比较严谨的,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

40、需要,排除C项。3(2019届湖南永州高考信息预测一)1927年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开始动工建设。它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和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由苏联水利建设专家设计、美国水电专家小组指导。历时5年,先期5个发电机组建成投产。据此可知,当时()A美苏两国由对手变成盟友B苏联推崇市场经济体制C新经济政策影响并未消失D苏联工业位居世界第二解析:选C题干中提及第聂伯河水电站“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和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由苏联水利建设专家设计、美国水电专家小组指导”,结合所学可知,第聂伯河水电站受到国外技术专家的支援,有新经济政策的影子,故选C项;美苏两国由对手变成盟友是在二战期

41、间,排除A项;1927年是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奉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苏联工业位居世界第二是在苏联完成“二五”计划后,即1937年,排除D项。4(2019届山东济南高三期末)苏俄(联)某领导人将实现社会主义和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同步实施,提出:只有在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消灭俄国的落后;只有走“捷径”,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这种认识()A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C违背了苏联当时基本国情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解析:选B根据材料“在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消灭俄国的落后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

42、和所学可知,此种认识主张集中一切有限资源搞重点建设,苏俄(联)由此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故选B项;根据材料“将实现社会主义和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同步实施”可知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排除A项;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适应苏俄(联)当时基本国情,排除C项;据材料“只有走捷径,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可知,这种认识打破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排除D项。5(2019届河南洛阳、许昌二模)20世纪20年代后期,苏联在分配土地,供应机器和拖拉机、种子,减轻赋税,发放贷款等方面,给予集体农庄以优待。从1929年起,还建立机器拖拉机站,从组织上、物质技术上帮助集体农庄,这些措施()A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规模B促进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C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保障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解析:选B据材料“给予集体农庄以优待”“帮助集体农庄”可知,这些政策有利于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给集体农庄优待,并不一定扩大集体农庄的规模,排除A项;给农庄优待与挫伤农民积极性相矛盾,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采取措施推动集体化的发展,排除D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