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温江中学等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00688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温江中学等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温江中学等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温江中学等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温江中学等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温江中学等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温江中学等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温江中学等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温江中学等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温江中学等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温江中学等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温江中学等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成都市“五校联考”高2015级第三学期期中试题历 史(全卷满分:100分 完成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48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

2、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 D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3“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一学说( )A 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 B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C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D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

3、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5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7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 “气”只是构成宇宙的

4、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 A“理” 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C唯物与唯心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8“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能为该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A宋应星撰写了具有世界影响力天工开物B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D窦娥冤 西厢记等作品问世9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

5、善而不存真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10“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 )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 C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11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A花鸟画 B人物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12下图说明此画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6、又名释迦降生图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13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14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

7、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15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16.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A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当时各国

8、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C春秋时期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17.四位同学讨论腐败问题 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 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 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 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 老师:“你们四个人的说法刚好和先秦时期儒家、墨家、法家及道家的思想相吻合。”你认为上述四人中,谁的说法与道家思想相吻合()A.甲 B.乙 C.丙 D.丁18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

9、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下列历史人物中使“它”在中国“进门”“落户”的有()林则徐 张之洞 康有为李大钊A BC D19“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在近代中国最早认识到这种现状的是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革命派C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D马克思主义者20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李鸿章“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郑观应“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章太炎“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梁启超“共和政治,非国民

10、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D启蒙与救亡并重21.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臣交祸之据,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 绵祸八十年臣窃观近世万国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由来,迹其乱祸虽无道已甚,而时势所趋,民风所动,大波翻澜,回易大地,深可畏也。”下列各项,符合康有为本意的是 认为万国行立宪之政是世界潮流 认为用革命暴力来改变政治制度会引发祸端 认为法国革命推动了各国的政治改革 认为君主专制的官僚体制导致君臣交祸A B C D22.“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

11、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23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24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

12、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A思想观念 B政治制度C军事技术 D教育制度25北大博导汤一介教授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思考一文中提出:“正是西学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主流地位的儒学,得到一个自身反思的机会,从而使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西学对儒学的冲击最大的时期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思想的宣传时期C民主革命思想宣传时期 D民主科学思想宣传时期26.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有人主张寻求文明应先取其外形,但一旦遇到障碍,而又束手无策;我主张先求其精神,排除障碍,为汲取外形文明开辟道路。”按照他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应该是()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辛亥

13、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27.“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A消灭私有制的科学社会主义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28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C强调国民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

14、平29.“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对近代中国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述()A维新变法运动 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30.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1“从国民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

15、上成熟的时期。”这里的成熟也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逐渐丰富和发展。下列不属于此时期内容的是()A根据中国国情制定民主革命纲领B找到了一条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C形成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D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32.“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指的是()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二、非选择题:(第33题26分,第34题26分,共5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

16、“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1)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

17、联络之效也。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摘编自孙中山全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8分)材料四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自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意译为“格致”。19世纪

18、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作“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3)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材料五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马克思恩

19、格斯选集材料六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4)根据材料五、六,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的?(4分)3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材料二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

20、视君如寇仇。 孟子(1) 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4分) 材料三 唯天子受命干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材料四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2分)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4分)这样的润色对儒学的地位带来怎样的变化?(4分)材料五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中国文化史(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儒学在明清时期得以发展的主要表现,并

21、就此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简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7分)材料六 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孝”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提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新文化运动史料集(4)归纳材料六中的观点并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5分)成都市“五校联考”高2015级第三学期期中试题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5: D、A、C、B、C 610: D、C、B、A、D1115: C、D、A、A、D 1620: C、A、A、C、A2125: A、

22、B、A、A、D 2125: D、B、D、C、D3132: A、C、二、材料解析题:33、(26分)(1)变化:由排斥到接受。(2分)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4分)(2)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主张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4分)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任答2条得4分)(3)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推行政治改良;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于是

23、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6分)(4)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4分)34、(26分)(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4分)(2)作者:董仲舒。(2分)润色:材料三: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 材料四: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臣服从君是天理。 (4分)地位变化:西汉武帝时开始确立独尊地位;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4分)(3)表现:政治上抨击专制皇权;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治学上主张经世致用。(任答3条得3分) 原因:是封建专制强化和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反映。(4分)(4)观点:对传统儒学的绝对否定。(2分)认识:表明态度得1分(肯定、否定或不完全肯定均可)。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