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 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解析:D由图可以看出,1962年2007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有升有降,但总体趋势是波动上升,升高了约1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
2、扩大解析:C气温升高,各地的生长期将增长,但是却更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而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增加,气候异常现象增多,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天然湿地面积将缩小。开展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对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2013年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下图所示为“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及变化预测示意图”,完成34题。3造成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加强 B全球气候变暖C极昼天数较多 D太阳辐射增强解析:B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缩小,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导致两极冰川融化,答案选B。4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改善B极
3、端天气事件明显减少C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开通D人口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解析:C全球变暖会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蒸发增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A错误;全球变暖导致全球大气环流紊乱,使我国极端天气增多,B错误;北部航线部分航段2002年时是冰川,但20702090年之后,该航线冰川全部融化,使我国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开通,C正确;北极地区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不会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D错误。读“我国某区域温度带界线和日平均气温稳定10 日数(圆点)的变化图”,完成57题。5图示区域温度带界线发生变化的地理背景是()A气候趋于干旱 B气候趋于湿润C全球变暖 D全球气温下降解析:C温度带界线向北
4、偏移,说明气温比原来升高了,是全球变暖的结果,答案选C。6图示区域西部温度带界线变化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 B地形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解析:B西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地势高,全球变暖对其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所以界限变化不大,答案选B。7根据温度及温度带界线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地开始大面积种植柑橘B两地气温差异增大C地农作物生长周期延长D地的结冰期逐年缩短解析:B柑橘属于亚热带作物,需要较高的热量条件,地虽然冬季气温比原来高了一些,但是距离冬季0 等温线较近,气温仍然较低,不适合大面积种植柑橘,A错误;根据图中图例信息,地气温变高,地气温变低,所以两地气温差异增大,B正确;地气温
5、升高,生长期变长,但是农作物生长周期会因为气温升高而变短,C错误;气温升高,河流结冰期变短,但是不能体现在逐年上升或持续变短,因为气温是总体升高不是持续升高,D错误。2010年3月,英国摄影师勒弗朗向媒体公布了一组北极熊母子被困在狭小浮冰上的照片,勒弗朗回忆说:“它们看上去很焦虑,小北极熊显然是吓坏了,它的身体在微微颤抖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8北极熊多以近海浮冰为跳板,巡游在海中捕食。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多次发现这些“浮冰行者”溺毙的现象,并为这一物种的未来深感忧虑。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浮冰消融且间距增大B北极熊物种退化,体质下降 C人类捕杀,北极熊向外海迁
6、徙D海洋污染,导致食物减少 解析:A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冰川融化量加大,浮冰消融,数量减少,间距增大,导致“浮冰行者”无冰可浮,长时间位于水中,造成溺毙现象,答案选A。9下列现象,与上题中问题相关的是()中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推迟AB CD解析:D全球变暖会导致生成热带气旋的频率增加,中纬度沿海地区受台风的影响次数会增加,不对;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会上升,对;全球变暖会导致我国东北温度升高,适宜水稻生长的范围变大,种植界限向北推进,对;全球变暖会导致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提前,不对;结合选项,答案选D。读下图,回
7、答1011题。10该图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A华北平原可建立甜菜种植基地 B我国水稻种植的界线将北移C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线下降 D中亚里海的水位将上升解析:B该图反应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气温升高更不适应甜菜(中温带作物)的生长,但是喜热的水稻种植的界限会向北移;冰雪融化,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线会上升;蒸发加剧,中亚里海的水位将下降。11该图所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是()A向大气中排放的SO2增多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B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和热带雨林遭砍伐减少砍伐C工业化进程加快减缓工业化进程D生物物种增多,对食物的争夺加剧控制生物多样性解析:B全球气候
8、变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以及森林大量被砍伐,因此需要减少砍伐。(2018天津卷)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资料,回答1213题。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12对图中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解析:D从图示信息看,2015年与1936年相比,冰川大量融化,说明气温升高,则年蒸发量变大,A项错误;河湖水量开始会增加,但随冰川融水量减少,水量会减少,B项错误;
9、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C项错误;图中显示地表冰川消融殆尽,从长久来看,该地位于美国西北部山地为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冰川消融殆尽后,随着蒸发不断加剧,湖泊可能演变成咸水湖,导致地表淡水资源减少,D项正确。13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解析: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上升发生改变,故不作为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的参考依据,D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是与海平面上升幅度或陆地被淹没范围直接相关的信息,是必须参考的数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2019贵州
10、遵义四中月考)读全球气候长期演变图,完成1415题。14在M阶段,全球气候()A由暖湿变为干冷 B由暖干变为冷湿 C由干冷变为暖湿 D由冷湿变为暖干解析:AM阶段气温由暖变冷,由湿变干,所以气候应该是由暖湿变为冷干。15仅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在M阶段全球()A蒸发量加大 B陆地面积扩大 C雪线高度上升 D海平面上升解析:BM由暖湿变为冷干,蒸发量减少,A错误;气候变干,蒸发旺盛,陆地面积变大,B正确,气温变低,雪线降低,C错误;气候变干,蒸发旺盛,海平面下降,D错误。二、综合题(共40分)1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可怕的全球变暖。材料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
11、方大会在南非东部港口城市德班召开。“绿色气候基金”是德班气候大会的核心议题。2011年12月11日,德班谈判结束,会议宣布通过“德班一揽子决议”,同意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在2013年生效,38个发达国家将继续作出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承诺。(1)根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4分)(2)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事象不会受其影响的是(4分)()A海陆间水循环B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C台湾海峡的宽度D珠峰的海拔高度(3)气候、石油、粮食成为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填写出下列框图中方框甲、乙所代表的内容。甲_;乙_。(4分)(4)近年来
12、,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8分)答案:(1)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原因:全球变暖(海水膨胀),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2)B(3)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石油资源的短缺(4)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等。17(20分)下图为“全球二氧化碳含量、气温变化距平值及海平面变化距平值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由图可以看出,1850200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原因有哪些?(8分)(2)18502000年,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如何?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有何关系?(6分)(3)18802000年,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6分)答案:(1)趋势:不断上升,尤其是1950年以来,上升更为明显。原因:一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是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2)波动上升。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升温。(3)波动上升。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膨胀上升;极地、高山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