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搜集交流和战争有关的事件,故事,诗词,歌曲等资料,丰富学生对战争的认识,积累语文知识;通过搜集交流和战争有关的知识,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收集材料,课堂展示,方法多样(看、说、背、诵、讲、唱、思、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 【活动重点】目标、。 【活动难点】目标、。 【活动器材】多媒体。 【活动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师布置活动任务 1、让学生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 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 让学生通过
2、文字、图片、表演、论辨等形式展示成果,进而开阔文化 视野,增加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积累。 3、 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写作训练,锻炼自己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论的 口语表达能力和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 二、教师准备 1、向学生介绍几本有关战争的图书和提供相关网站让学生阅读或查阅。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成五大活动小组,确定小组负责人。 3、组织各组成员开会研究活动内容、方式。 三、活动设想 活动分为准备阶段(二周时间)、成果展示阶段(一课时) 1、 准备阶段 全班同学共分为五大小组,分别为: 第一组,历史学家:主要通过媒体介绍的方式,让学生在一般意义的了解基础上,侧重
3、于对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和二战的了解。 第二组,军事学家:通过演讲的形式,使学生对战争性质作较为深入的分析,进一步审视战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和人类责任感。 第三组,政治学家:通过网上论坛的形式,审视当今的国际社会,就美国攻打伊拉克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思考在现代科技的背景下的战争性质。 第四组,文学艺术家:通过不同形式的,富有文学、文化色彩的交流活动,如背诵古今诗词、讲故事、赛成语、写名言等,使学生对战争与文学的关系有所感悟,使学生对文学知识有所积累。 第五组,新闻记者组:采访参加过战争的父辈,通过交谈,记住历史,珍惜和平。并承担成果展示活动中的穿线人。 2、 成果展示阶段 新闻记者小组
4、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不仅主持人由记者承担,而且在整个活动中,记者可以随机采访,目的为了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探究。最后由记者小组写出整个活动的通讯报道。并布置全班同学写一篇有关战争话题的作文。 3、 活动评价阶段 教师除了在学生活动前做好参谋外,还需对学生参与整个活动的情况给予督导和评价,当好裁判员。学生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步骤如下: 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是五大小组互相评价,其中包括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收集资料的情况等,最后教师结合学生评价进行再评价。 四、 布置作业: A组:以“战争与人”为主题,编辑一份8开大小的手抄报。要求:1.主题鲜明突出;2.图文并茂,书写美观。以“幸福,让战争走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材料丰富,不少于700字。 B组: 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 C组:仿写一段歌词(可仿写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