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5KB ,
资源ID:200291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029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doc

1、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布局的匠心,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背诵、默写全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 通过诵读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想象再现景象,领会文章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景色美、意境美。 【教学难点】 本文布局的巧妙,设想通过学生再造想象来突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分钟 、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多义词掌握的情况。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个“书”字,试

2、试看你能用这个书字,组哪些词语。 书本、书写、书信、书桌、书包、书皮、判决书、楷书等 、请大家一不做二不休,继续通过查工具书来解释这些词中“书”的意思。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书的注解: 书(sh) 写字;记录;书写。字体。装订成册的著作。书信。文件。 给刚才大家所组的词语对号入座。例如: 书本装订成册的著作 书写写字;记录;书写 书信书信 楷书字体 判决书文件 二、引入课文,感知内容 10分钟学生齐读感受 (一)、下面要来考一考大家,让大家“学以致用”。 、请大家看大屏幕:“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认识,猜想一下两个书分别该怎样去理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 、让大家

3、这样凭空猜想两个书的意思,似乎有些为难大家了。这样吧,老师把“答谢中书书”的出处告诉大家,可能帮助大家正确理解“书”的意思。(大屏幕上展示答谢中书书一文) 请大家齐声朗读这篇文章,了解一下以“答谢中书书”为题的文章,会是一篇怎样的文章,你能从中得到启示吗? 明确:本文属于书信体裁的文章。 、请同学们再来说说,读了文章以后,你想怎样理解这两个“书”字? 书: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谓。 书: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 所以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二)、关于文章的一些知识介绍: 10分钟 教师口述 1、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谥号贞白先生,丹阳秣(m)陵(今江苏江宁

4、县)人。 2、谢中书,名谢微(或作徵),字元度,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豫章王记室,因曾任中书鸿胪(l),故称“谢中书”。 (三)、请大家齐声朗读这篇文章,来感受一下读古人的书信的滋味吧。 三、深入探究,解析课文内容 15分钟 讲授和讨论 (一)、根据课文导引部分的语言,引导学生在细读语文的基础上,全面品析文章。 有人评价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请大家再读课文,回答: 、说它“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那么这幅山水画中有那些景色呢? 明确:所描绘的景色有: 高峰 清流 石壁 青林翠竹 晓雾 猿鸟 夕阳 沉鳞 、说它“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那么这又是怎样一首诗呢?

5、 请将文中描写山水美景的语句找出来,并使其呈现为诗歌的形式: 明确: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沈鳞竞跃。 请大家来朗诵这首诗歌,领略一下诗歌所描绘的美景。 (二)比较答谢中书书和现在书信的联系点和不同之处,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 请大家说说答谢中书书和一般现在的书信有什么不同? 、 明确:描述的重点不同。一般书信重在通过文字,或说明写信者的意图,或阐明写信者自己的观点来劝说收信者,写信有明确的用意。本文则大篇描绘美丽绮丽的景色,似一篇写景散文。 2、两者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明确:本文在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点明作者的写作意图。 3、请大家带着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来品味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认真读,仔细思考,相信大家会在我们共同学习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收获。 明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理解,要言之有理。 四、课外延伸 请大家用现代文来大胆地扩展描绘文中的景色,可以合理运用想象。 五、布置作业: A(学优生):完成练习册 B(中等生):背诵课文,理解内容 C(后三分之一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句式整齐之美 四字骈句 山水相映 赞美 文章意境之美色彩相配 晨昏变化 自豪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