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2届高中政治部编版一轮学案:3-3-7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00142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2届高中政治部编版一轮学案:3-3-7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2届高中政治部编版一轮学案:3-3-7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2届高中政治部编版一轮学案:3-3-7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2届高中政治部编版一轮学案:3-3-7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2届高中政治部编版一轮学案:3-3-7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2届高中政治部编版一轮学案:3-3-7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2届高中政治部编版一轮学案:3-3-7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2届高中政治部编版一轮学案:3-3-7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课 程 要 求简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知识梳理】一、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1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1)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古老的中国为人类_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鸦片战争后,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_移植到中国,最终归于失败。2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1)法的产生: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_和_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2)决定因素: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_决定的。(3)法的特征:法是维持_、调整_的一种社

2、会规范;法是由国家_或_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_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_的社会规范;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_职能,又具有_职能。3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1)形成了以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依法行政和_水平不断提高。(3)人权的_取得巨大成就。(4)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_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_。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1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因:_是治国之重器,_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建设社会主义_。2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的特征,是社会主义

3、法治_的保证。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_与_统一起来。坚持_和_。(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_和力量源泉。坚持法治建设_、依靠人民、_、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_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_权威,都必须在_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_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_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_、一手抓_。(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_。【自主练习】判一

4、判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要拒绝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经验。()2法治是人类社会一出现就存在的一种现象。()3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4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5法在国家治理中执行政治职能。()6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以德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国家。()7自从有了法律以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成了现实。()8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为人权法治保障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证。()9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1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1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我们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

5、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1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守法和司法平等。()13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14法治是人类文明重要成果之一,我们要全面移植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15道德是治国之重器,德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16公平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18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我国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核心考点一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1【考点精析】1.全面掌握法的特点和职能法的特点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

6、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法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制定,是指国家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修改和废止各种规范性文件以确立规则的活动认可,是指国家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的活动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在任何国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由专门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责任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法的职能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社会职能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

7、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2.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法的产生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法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法的决定因素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法的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法的特征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规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的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2【命题考向】考向一

8、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1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下列有关“法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法律只约束被统治者的行为我国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A BC D考向二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2由“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制”与“法治”一字之差,说明我国()A法制建设已由立法为主进入立法与执法并重阶段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果丰硕 C已完全做到了有法必依和违法必究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相当完备3【逐点过关】命题点一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1法律规范集中体现着统治阶级的道德精神,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道

9、德要求。这表明()有了人类就有了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法律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AB CD命题点二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2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对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以下统称“三项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聚焦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对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具有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有利于()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实现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规范政府人员的执法行为A BC D核心考点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1【考点精析】1

10、.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区别实施方式不同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后盾主要靠社会舆论、内心的道德信念和修养等力量来获得实施和维护发挥的作用不同侧重点是保证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侧重点是通过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促使人们自觉养成良好习惯和规范良好道德行为,约束和制止不道德和不文明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联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德治对法治的实施具有指导和保障作用,以德治国将更好地推动依法治国进程;法治为德治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是德治的发展与延伸,法治对

11、德治理念的弘扬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区分不同行为主体在依法治国中的职责和作用(1)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2)科学立法的主体主要是设区市以上人民代表大会。(3)严格执法的主体主要是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是行政机关。(4)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依法审判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法院。(5)守法的主体指的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个人等。3坚持依法治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1)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将事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尽可能纳入法律调整范围,转化为能够充分反映民意并为大多数人接受的法律规则,让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人民作为衡量法治

12、建设水平和能力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把法律监督工作真正置于人民群众监督评判之下。(2)法治建设要依靠人民。要创新公众参与立法的方式,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3)法治建设要造福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4)法治建设要保护人民。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定不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让公平正义之光普照每一个人。4法治应当体现国情与特色(1)世界上既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法治体系,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法治模式。一国的法治体系总要与该国的国体、政体相适应,规定并反映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等,从而具有显著的“个性”。(2)

13、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体系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它与这个国家实际情况是否适应。因此,“良法善治”意味着法治既要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相符合,也要切实体现一国的国情与特色。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不能凭空想象,而必须从实际出发。2【命题考向】考向一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不适合我国,我们必须按照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法治道路。这条道路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回归中华法系的道路考向二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2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

14、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一个格外醒目的“人”字人格权首次独立成篇,这被称为民法典编纂最大的创新和亮点之一。人格权独立成篇的价值在于()有利于更好地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保障彰显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自由A BC D3【逐点过关】命题点一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解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大课题,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和具体方式。这表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增强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5、的物质基础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条件保障公民权利,推动我国人权法治化保障水平A BC D命题点二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2我国各地先后出台了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明显提高了村委会选举的法治化程度,为农村村民参与民主选举提供了方式、途径和制度。农村直选越来越规范,选举越来越有竞争性,越来越公正、完善。这说明()我国的民主是全民的民主我国的选举制度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选举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的民主选举制度已经完美无缺了A BC D易错点1混淆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关系提醒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主要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政策规范、社团规

16、范等。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从法的职能角度分析,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社会职能;从主要内容角度分析,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从法的制定角度分析,法是相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修改和废止的规范性文件;从法的实施角度分析,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矫正训练1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主要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政策规范、社团规范等。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在主要内容方面的区别是()A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社会职能B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

17、人们的行为C法是相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修改和废止的规范性文件D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易错点2不能正确理解政治与法治的关系提醒法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法治不仅要以相应的政策、组织和权力构架作为基础,而且其实现程度又受制于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法治不仅为政治建设提供权力运行的规则和依据,而且是政治的规范化表达。矫正训练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因此()A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法治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看待B要把“五大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看待C要把“老虎苍蝇一起打”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

18、一个整体看待D要把“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易错点3不能正确理解一国的法治应当体现该国的国情与特色提醒(1)世界上既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法治体系,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法治模式。一国的法治体系总要与该国的国体、政体相适应,规定并反映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等,从而具有显著的“个性”。(2)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体系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它与这个国家实际情况是否适应。因此,“良法善治”意味着法治既要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相符合,也要切实体现一国的国情与特色。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不能凭空想象,而必须从实际出发。矫正训练3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

19、家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但必须看到,世界上既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法治体系,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法治模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一国的法治体系总要与该国的国体、政体相适应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体系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它与这个国家实际情况是否适应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A BC D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一步知识梳理一、1(1)法治(2)法治模式2(1)阶级国家(2)社会物质生活条件(3)社会秩序社会关系制定认可强制力约束力政治社会3(1)宪法(2)公正司法(3)法治保障(4)依法治国法治国家二、1(1)法律法治(2)法治体系法治国

20、家2(1)最本质最根本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依法执政(2)主体为了人民造福人民(3)平等宪法法律宪法法律宪法法律(4)法律和道德法治德治(5)根本遵循自主练习1提示:对于西方法治模式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而不是一味的拒绝。2提示: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提示:4提示:5提示: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社会职能。6提示: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提示: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步成为现实。8提示: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为人权法治

21、化保障提供了坚强保证。9提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0提示: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11提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我们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但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依法治国。12提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平等的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它是指守法平等和司法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因为法律具有阶级性,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13提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14提示:法治是人类文明重要成果之一,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15提示

2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16提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17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18提示: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的是我国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而不是我国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第二步核心考点一2命题考向1解析: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正确,错误。我国法律是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错误。故选B。答案:B2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的法制建设。“法制”与“法治”一字之差,说明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由立法为主进入立法与执法并重

23、的阶段,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D观点太绝对。答案:A3逐点过关1解析: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法律规范集中体现着统治阶级的道德精神,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道德要求,表明法律的积极性,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符合题意;错误,法律是进入阶级社会后出现的。故选B。答案:B2解析: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是对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的改革,能规范政府人员的执法行为,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符合题意。材料涉及政府执法问题,与科学立法、公正司法和法治监督无关,排除。答案:D核心考点二2命题考向1解析:我们按照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

24、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B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仅是法治道路,A不符合题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法治建设的任务和成就,C不符合题意。在世界五大法系中,中华法系和印度法系已经解体,“回归中华法系”是错误的,D排除。故本题选B。答案:B2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一个格外醒目的“人”字人格权首次独立成篇,这被称为民法典编纂最大的创新和亮点之一。人格权独立成篇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彰显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有利于更好地尊重和保障人权,符合题意。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保障,错误。我国公民的权利

25、和自由是法定的,没有扩大,错误。故本题选B。答案:B3逐点过关1解析:材料表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我国人权法治化保障水平,符合题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但不是物质基础,错误。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强保障,但不是前提条件,排除。故本题选B。答案:B2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选举制度选择的因素。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为农村村民参与民主选举提供了方式、途径和制度,说明我国选举制度的选择体现我国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符合题意。否定了民主的阶级性;观点太绝对。答案:B第三步矫正训练1解析:A是从法的职能角度分析,不符合题意。C是从法的制定角度分析,不符合题意。D是从法的实施角度分析,不符合题意。答案:B矫正训练2解析:题干主要强调法治与政治制度的关系,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答案:A矫正训练3解析:题干的观点强调的是法治应当体现国情与特色,不符合题意。答案:B-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