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48KB ,
资源ID:200080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008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政治:第四课 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政治:第四课 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doc

1、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学案NO8第四课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设计人:李艳丽审核人:吕凯时间:2011-03-09学习目标 识记 运动的含义。 相对静止的含义。 规律的含义。 理解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用 列举实际事例,结合相关哲学原理,讨论如果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会导致的结果,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列举实际事例,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物质与运动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及方法论

2、难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自主预习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哲学上讲的运动指的是_。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_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_和_。世界上不存在脱离_的物质。运动是_的运动,_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_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_中,没有_的物质,因而运动是_、 _和_。但是,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_的一面。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_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_和_,其_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_来说没有发生某种特殊的运动。因此,静止是_、_和_。(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_的同时,也肯定_的存在。物质世界

3、是_ 与_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_,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_和_。2运动是有规律的(1)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_、_、_、_的联系。(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_,也不能_。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必然要_。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_。没有_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8)一方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_,_。但另一方面又强调,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_的基础上,根据_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合作探究1、以下是古希腊两位著名哲学家的两种不同的观点: 赫拉克利特

4、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你认为应怎样评述以上两人的观点?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正确地揭示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如“嫦娥二号”完美谢幕就是生动的例证。精点透析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对这一问题需从两个概念和两对关系中来全面掌握(运动和静止的概念、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运动的含义、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正确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需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也没有

5、不是物质的运动。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2)静止的含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正确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需要从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来把握:区别:第一,含义不同。第二,运动的绝对性,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物质永恒运动的前提下,并不否认世界存在相对静止。它认为运动

6、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彼此统一的关系。2、人和规律的关系对这一关系的掌握需从它的规律的含义、特征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两个方面来掌握。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从客观性、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四个方面来掌握规律的特征。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本质的联系。它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了事物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并贯穿于事物整个发展过程,而区别于事物外部的、表面的、想象的联系。规律是必然的联系,是指确定不

7、移、必定如此、不可避免的联系。规律不是一种暂时的联系,而是稳定的联系,不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学以致用【基础巩固】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A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总和 B意识以外的所有变化 C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D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和过程2“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就是认识物质的形式,认识了物质运动形式,也就认识了事物本身。”这是因为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C

8、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3列子记述了杞人忧天的故事。这个杞人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世界是物质的 B否认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否认了物质世界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世界运动是有规律的 4 我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羊体细胞克隆了两头羔羊,还在国际上首次培育成功了一头带有人血清蛋白的转基因试管牛。这表明A自然界中的有些东西是人的意识的产物B新物种的产生依赖科技和人的意识 C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培育出新的物种D只要有创新精神,就能创造新物质5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可知性 D永恒性6克拉底鲁认为,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种

9、观点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意识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C违背了事物是运动的原理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能力拓展】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 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A B C D 8、2010年冬,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多次沙尘天气,呈现出频率高、时间长、范围广等特点,预示着我国正在进入新一轮沙尘天气频发期。专家指出,沙尘天气的形成,天灾是一方面,人祸更值得关注。对材料中“天灾”“人祸”认识正确的是A“天灾是客观规律,人们对它无能为力 B要认识“天灾”形成的客观规律,

10、规范人类活动,避免“人祸”发生C“人祸”是人为带来的,对环境影响不大D 只要克服了“人祸”,就不会出现沙尘天气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循环经济”是如何体现人和规律关系的?参考答案第四课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堂探究1、解析: 这是一个比较题,通过两种不同观点的比较考查对运动绝对性的正确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辨别问题的

11、能力。答案:(1)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是正确的,他说明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2)克拉底鲁的观点是错误的,错误地理解了运动的绝对性,因而否定了相对静止,他的观点会导致不可知论。2、解析:这道题借用了一句古语,来考查对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1)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认识利用规律往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2)“谋事在人”是说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事在天”是说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能不能“成事”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就能办成事。“嫦娥二号”完美谢幕正是按规

12、律办事的结果。基础巩固1C 2D 提示:“认识了物质运动的形式,也就认识了事物本身”,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 D提示:其人的错误在于把事物的运动看成杂乱无章、无规律的矛盾,否认了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故D项正确。 4C 5B 6B 能力拓展7答案 D 解析:一句“此事古难全”说明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一句说的是社会的规律,第二句说的是自然界的规律。规律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是变化的,特别是社会的规律会随着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8 B9答案:(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