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顾拓展五人教版六年级上1.时间,就像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4.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鲁迅中华民族魂交流平台我心目中的鲁迅1、从课文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鲁迅?2、讲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3、说一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和感受。交流平台小组讨论,小组各代表上台发言。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蔡
2、元培:先生人格不凡叶圣陶:伟大的灵魂郑振铎:不朽的鲁迅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林语堂:鲁迅不怕死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交流平台“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代背景:鲁迅生活的时期,正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黑暗的鲁迅生活的时期,正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期。鲁迅先生用笔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他的笔是时期。鲁迅先生用笔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他的笔是“匕首匕首”,是,是“投枪投枪”。国民党反动派非常害怕鲁迅的国
3、民党反动派非常害怕鲁迅的文章,不许鲁迅发表文章,甚至要逮捕他。文章,不许鲁迅发表文章,甚至要逮捕他。鲁迅先后鲁迅先后更换了更换了100100多个笔名,巧妙地坚持用笔进行战斗。多个笔名,巧妙地坚持用笔进行战斗。(结合时代背景理解)1.这句与前面哪一句相照应?“只要是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20.有的人2.你想到了白居易的哪句诗?“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已有知识理解)2、结合时代背景3、展开丰富联想1、联系上下文4、联系已有知识5、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平台日积月累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
4、多了,也便成了路。3、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5、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读一读理解句子的意思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的精神写照。这句话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像牛一样俯首听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启发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3、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教育我们要向鲁迅先生学习,乐于奉献,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
5、务。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时间宝贵。5、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第五句:说明广泛阅读、博览群书的好处。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2、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3、倘只看书,便变成了书橱。4、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5、单是说不行,要紧是做。6、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鲁迅名言拓展积累日积月累趣 味 巧 对1上联:雄黄酒;下联:牡丹烟。此联是从古戏“雄黄阵
6、(京剧目);牡丹亭(书名)”演变出来的。2上联:推拿;下联:拖把。“推”与“拖”,“拿”与“把”相对,既自然,又令人意外。3上联:回信;下联:汉书。“回”对“汉”,民族名相对;“信”对“书”,上联为常用词,下联为古籍。4上联:笑面虎;下联:磕头虫。笑面虎:面善心狠之人;磕头虫:旧时对小官的谑称。5上联:白手起家;下联:赤心报国。6上联:滚雪球;下联:流水线。趣味语文鲁迅爱书的故事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以前,总是要先把手洗干净了,然后才捧书阅读,以免把书弄脏,造成坏损。成年以后,鲁迅一直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一种极大的乐趣和事业。对稀有的好书,他就亲自动手翻印,装订成册。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那是一些简单的划线仪器,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使得他珍藏的一万多册图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出现污损、破散的情况。拓展阅读鲁迅先生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但是,归还时,如果书面上有了破边卷角等损坏的情况,那是会不高兴的。对于那种不爱护书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蹂躏”过的原书再转回来。鲁迅先生常把一些好书主动寄赠给需要用的人。每当把书送出去时,总是非常仔细地包扎妥帖。这种花在包书上的心力,是为了友人,更是为了书籍。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