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8542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苏教版(共19张PPT).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导入作者读说小结字词作业拓展六年级语文上新课标江苏爱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巍巍中华,悠悠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自己的国家,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隔着千年的长河,今天,我们仿佛依然能够听见他们铿锵有力的话语,看见他们坚贞不屈的身影。现在,我们继续跟随陆游去感受他那至死不已的爱国情怀。返回返回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

2、笔记等。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谁来读一读?示儿:万事空:但:元知:谁来解释告诉自己的儿子。本来就知道。什么事都没有了。只 的意思。九州同:王师:无:谁来解释指全国统一。同“勿”,意思是不要。本课指南宋军队。家祭:祭祀祖先。定:平定、收复的意思。返回1.说说整首诗的意。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因此,当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了中原失地的时候,家祭时,千万别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2.诵读诗句,感受遗憾之“悲”。读诗思考:面对死亡,陆游从容淡定,他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但悲不见九州同,“悲

3、”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统一。3.哪个字最能代表诗人当时的心情?悲。4.陆游既然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万事皆空”可以看出陆游的乐观豁达的生死观,但是即使死了,仍然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就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陆游临死之前,告诉儿子,不要忘记告诉他祖国统一的消息,可见他即使死了仍然牵挂祖国,可以看出陆游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5.你能否结合自己的体验,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的语气交代遗嘱。6.两位诗人渴望祖

4、国统一的心相同,爱国的热情相同,表达的方式却不同。让我们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读一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出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而 示儿 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见到“九州同”。返回返回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之情是何等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闻官军收

5、河南河北喜欲狂涕泪 漫卷诗书放歌 纵酒 还乡爱国示儿悲(遗憾)不见九州同盼(遗愿)北定中原日返回作业11.教材第19页第4题。2.积累杜甫和陆游的爱国诗句。作业21.给加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却看妻子愁()A 男女婚后,女方的称谓B 妻子和儿女B(2)漫卷诗书喜欲狂()A 不受约束,随便B 水过满,向外流C 到处都是,遍(3)但悲不见九州同()A 共,在一起B 统一C 一样,没有差别(3)青春作伴好还乡()A春天 B青年时光AAB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的作者是被誉为“_”_的 诗中表现作者高兴心情的诗句是_这首诗表达出诗人_ 的思想感情,整首诗是以

6、_ 的情感描写的。(2)示儿 的作者是_ 的_ 整首诗是以 _的情感贯串全诗的。诗人的遗憾是:_诗圣杜甫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渴望祖国统一热爱祖国南宋陆游悲但悲不见九州同。3.阅读理解。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中有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这首诗中被千古传诵的是哪两句?3.填一填下面的爱国诗句。(1)国破山河在,_(2)_,后天下之乐而乐。(3)天下兴亡,_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城春草木深。先天下之忧而忧匹夫有责。返回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