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课时编写:朱庙小学陈德辉第六单元 第二十七课京剧课文导入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
2、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初读感知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3、思考:课文介绍了关于京剧的哪些知识?4、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自读要求:初读感知初读感知字词积累徽陕梆础乾综霸笙烘谭hushnbngchqinzngbshnghngtn字词积累陕西安徽基础乾隆融会综合荟萃魅力滑稽粗犷铿锵烘托初读感知课文介绍了关于京剧的哪些知识?京剧的名称、京剧的来历、艺术表现形式、人物的分类、音乐伴奏、京剧的发展。课文讲解京剧的来历:京剧以徽剧为基础,以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为标志性事件,汇集汉剧、昆曲和秦腔等剧种的精粹而成。京剧的发源:安徽徽剧(基础)湖北汉剧江苏昆曲陕西秦腔课文讲解京剧的角色:生(男性、正面)旦(女性、正面)净(性格鲜明的男性)丑(幽默滑稽或反面)课文讲解京剧的伴奏:文场管弦乐管:京胡、二胡、月琴、琵琶。弦:笛、笙、唢呐等。武场打击乐(鼓、锣、铙、钹。)课文讲解京剧的流派:唱老生(谭富英、马良连、周信芳)唱武生(盖叫天、李万春)唱旦角(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叶君健看戏一文的片段,引导学生体会梅兰芳表演的魅力。2、听歌曲说唱脸谱花木兰,讨论: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很多人不喜欢京剧,对于这一现象你怎么看?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生字词。2、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京剧内容。3、学唱一段戏曲名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