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8.50KB ,
资源ID:197823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7823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化学教学中题组训练和思维发展的整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化学教学中题组训练和思维发展的整合.doc

1、化学教学中题组训练和思维发展的整合:题组训练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计相似性、对比性、变化性、拓展性题组,找准、引入、突破学生思维中“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思考,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题组训练 最近发展区 规律 求同 求活 所谓题组训练,是指围绕某一训练目标或知识点,精选一批有代表性、系统性的问题(习题),将知识、方法、技能融化其中,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去感知题组内在的规律性,探究发现题组内蕴含的知识和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和思维发展的目的。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原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首先提出,其理论核心是至少可以确定学生有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表现

2、为学生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第二个就是潜在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教师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训练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智力任务。“最近发展区”就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一个过渡区域,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把这一原理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在设计学生思维发展的层次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题组训练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计相似性、对比性、变化性、拓展性题组,找准、引入、突破学生思维中“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思考,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一、在相似性题

3、组中揭示规律 教学中有很少习题具有相同知识点、或解题思路相通、或事理相同,把相似习题们编排在一起,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思考概括出同类题结构及解题规律。 题组一:1、今有浓度均为3 molL-1的盐酸和硫酸各100 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Fe粉,反应完毕生成气体质量比为3:4,则加入盐酸中铁粉的质量为( )。 A、5.6 g B、8.4 g C、11.2 g D、16.8 g 2、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的铝粉质量为( )。 A、5.4 g B、3.6 g C、2.7

4、 g D、1.8 g 3、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这三道题同属于两种物质与同一物质反应存在过量与少量问题范畴,如直接让学生去完成,学生思维有障碍,解答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化学方程式是怎样的?为什么等量金属不产生等量氢气?金属少量时,产生氢气的比值?金属过量时,产生氢气的比值?现氢气的比值,意味着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有层次、梯度从而把学生思维引

5、入“最近发展区”。根据教师问题,学生思维被启发,问题被一个个解决,解答就顺利了。完成一题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三条习题共同点是什么?解答规律是什么?再一次把学生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可以很容易总结出此类习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实现认知水平向更高台阶迈进。 二、在对比性题组中寻异求同 化学知识有很多对立概念,如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可溶与难溶、酸性与碱性、过量与少量等,如把这些概念建立在对比题组中,能使学生从对比的习题学会比教分析,揭示题与题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在思维中建立知识网络体系。 题组二:分别书写完成下列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道题中都存在两条反应物相同,因反应条件不一样而不同的离子

6、方程式。如果直接将任务交给学生单独完成,大部分学生因有一点难度,而无法突破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应和学生一起分析习题中反应物能否确定(能确定)?生成物肯定能确定的物质是什么(BaSO4与H2O)?什么物质不能确定(Na2SO4或NaOH)?不同条件得到对应物质是什么?(中性为Na2SO4,完成沉淀无Na2SO 4,为NaOH)?先完成化学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比较题1与题2有什么相似之处(相同点:有相同产物,因量不同而得到不同产物),比较题3与题1、2差别是什么?(不同之处:题1与题2中离子反应是同步进行的,题3中离子反应是逐步进行的)。在根据学生思维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的差距的

7、基础上,善启善诱,多层次小步距设疑、释疑,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清除思维障碍,科学地突破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抓住了关键之处,犹如找到了打开神秘之门的钥匙,思维也就清晰了。 三、在变化的题组中变通求活 习题可以千变万化,习题是做不完的。只要思维突破“最近发展区”以后,思维的潜在发展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新的现有发展的基础,又出现新的思维潜在发展水平,并形成新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如此循环,不断创设学生新的思维“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使学生思维不断地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提高,正确迎对各种变化,各种各样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题组三:1、铜和镁的合金4.6 g完全溶于浓

8、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 480 mL的NO2气体和336 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0.02 g B、8.51 g C、8.26 g D、7.04 g 2、将3.5 g Fe、Mg合金投入到一定量的硝酸中,金属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L(HNO3被还原为NO和NO2);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待金属元素全部沉淀后,再将沉淀过滤、洗净、干燥后称得质量为8.6 g,则收集到的气体体积V值可能为( )。 A、1.12 B、5.34 C、7.26 D、8.23 题1

9、看似复杂,现有混合物反应存在,又有连续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计算类型存在,用常规方法解答较为繁琐复杂,但存在简捷方法。如何将学生思路引入巧解法,必须开动学生思维,把学生思维带入“最近发展区”。可用下列图文表示来启发: 通过图示和教师引导,在已知知识和能力基础上,学生迅速启动思维,发挥个人潜能,方便快捷地找出“突破口”。 在熟悉题1基础,面对题2、面对变化,学生在新的现有发展的水平上,出现新的思维潜在发展水平,他们会思考解题2为已知金属质量和氢氧化物质量,求氮的氧化物范围,和题1相比是已知与未知发生了变化,同时增加了范围求算。面临的困难为需要根据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求算出得失电子物质的量,在两个可

10、能情况下(全为NO或全为NO2)下求解,新的思维“最近发展区”被找准及解决。通过变化能答一题会一类,增强了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品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四、在拓展性题组中织结网络 不少习题是源于同一知识是或存在共同的解题策略,如对一个化学问题从不同角度去延伸拓展,去思考、分析,一方面能把握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激活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的创造性、严密性、变通性、深刻性,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达到解决一个问题,学会解决一片问题的目的。 题组四:1、某种CO、H2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8倍,将3.2 g 这种混合气体充入一盛有足量Na2O2密

11、闭容器中,再通入足量的O2,并用电火花使其充分反应,最后容器中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 A、3.2 g B、4.4 g C、5.6 g D、6.4 g 2、有CO和H2的混合气体,将其完全燃烧后与足量的Na2O2反应,Na2O2固体增重3.2 g,则原气体中CO和H2的体积比为( )。 A、1:1 B、2:1 C、1:2 D、任意比 3、某温度下mg只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燃烧产物立即与Na2O2反应,固体增加mg,则符合要求的有机物分子的通式为。 4、一定温度下mg下列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过氧化钠增加了ng,且n>

12、m,符合要求的物质是。 A、HCOOCH3 B、CH3CHO C、HOOCCOOH D、C6H12O6 5、由CO2、H2O(g)组成的混合气体1 mol,其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将混合气体缓缓通过有1 mol Na2O2的真空管,充分反应,真空管固体增重为g(用含x的关系式表达)。 题1中学生已知Na2O2与CO2、H2O的化学方程式,弄清反应实质:“Na2O2吸收CO、H2”的途径有:一是2H2+O2=2H2O、2H2O+2Na2O2=4NaOH+O2、2CO+O2=2CO2、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叠加在一起得:H2+Na2O2=2NaOH,CO+Na2O

13、2=Na2CO3;二是Na2O2+H2O=2NaOH+O2,CO2+Na2O2=Na2CO3+O2,每摩尔H2O参加反应增重2 g(1摩尔H2),每摩尔CO2参加反应增重28 g(1摩尔CO)。 题2至题5是Na2O2与CO2、H2O反应实质知识点的延伸拓展,怎样应答?可以给予学生如下启发:H2、CO增重实质相同,与物质类型无关,增重实质为H2、CO反应,对于有机物类能否建立一个通式,通式外多氧少氧,与增重关系如何,不管怎样变化,每摩尔H2O增重2 g,每摩尔CO2增重28 g。通过问题引导,在学生现有思维发展水平上,将学生带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将复杂问题分解归类,提高

14、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和综合分析归纳能力,学会整理、巩固,把新学的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使知识结构系统化、网络化。 设置题组训练对我们教师要求非常高,需收集许多素材,需在平时教学中多积累、多总结、多归纳,需认真筛选习题,认真设计,把更多习题重组拆分,在使用质量上下功夫,达到精讲精练的效果。 实施题组训练,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紧密结合化学教学内容,根据各个题特点,贯彻“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思想,创设突破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最有效地诱发思维,以现有的知识去吸纳新的知识,用新的经验和要求去修正、顺应原有的认知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这样在解答的题目不多情况下,能让学生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反应快、面对新的问题应变力强。 1. 王祖浩,张天若. 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 肖谷清,肖小明,谢祥林. 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与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化学教学参与J2019,(89):3839 3.周鑫荣. 一题多变的训练方式.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J. 2019,(89):6972第 8 页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