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吉思汗和鹰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
2、,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的含义。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成吉思汗心理的变化。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
3、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
4、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3结合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生字新词的含义,注意积累语言。教学重难点:1、 引领学生展开品读、研究,让学生自己感悟。2、 让学生体会到“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以整体感知,读通读熟教材,理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思路以及概括文本的内容为主要目标;第二课时以有感情的朗读为主要手段,通过内化吸收,体会成吉思汗的心理变化。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分目标:以整
5、体感知,读通读熟教材,理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思路以及概括文本的内容为主要目标;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生活当中有很多事情不尽人意,所以每个人也都有生气、发怒的时候,但是我们也常常遇到因为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而冲动发怒,过后又后悔的情况。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学生简短的交流之后,指名发言。师生对话。教师也可以讲述自己的相关经历,和学生平等沟通。引导学生体会到生气、发怒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同的是面对自己的错误采取不同的态度,往往就有不同的结果。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一个伟大的人物的故事。(板书课题:成吉思汗和鹰)同学们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谈一谈
6、对成吉思汗的认识,对鹰的认识。学生发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播放下面的资料,但要注意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多媒体出示资料: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波澜壮阔、金戈铁马的一生令人叹为观止,人们大多认为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有人曾经统计过,成吉思汗一生共进行了60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退外,没有一次失败过。因此有学者说:“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战神?惟有成吉思汗!”成吉思汉曾经说过:“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尽管后人对他残酷的攻城掠地多有微词,但这并不影响他做为马背天骄的伟人的地位
7、。鹰内蒙古大草原上正义的象征。它强健、凶悍,是猛禽之一,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幼鹰常常被牧民驯养,成为猎鹰,帮助人们捕抓野兔等猎物。设计意图:教材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因此本环节设计没有急于让学生接触文本,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现实出发,把生活作为学习的切入点,结合学生已有经验,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二、整体感知出示学习提纲,学生自主学习。1自由读书,结合教材后面“生字条”,给文中出现的生字注上拼音。利用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如: 狩猎 (shu) 手腕 (wn) 懊(o)悔不已 拧(nng)断 宠(chng)爱 小心翼翼(y) 满载而归 (zi)读课文思考:成吉
8、思汗和鹰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2、根据课文内容补充情节发展的经过:研讨板书:1、 归途口渴2发现泉水3、打翻杯子4、射杀猎鹰5、发现真相6、懊悔不已7、总结教训3、根据内容用课文里的词语或句子填空:成吉思汗的水杯_次都被鹰撞翻,于是他_,结果把那只鹰射杀了。他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感到_ 。成吉思汗从这个教训中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_。三、选读课文,理解内容成吉思汗四次接的泉水都被鹰撞翻了,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讨论归纳:板书: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 鹰打掉了杯子,水全洒在地上。不生气。(二) 鹰俯冲下来,撞掉了杯子。有点生气了。(三) 鹰第三次撞翻了杯子。真的
9、生气了(四) 鹰飞扑下来,扑掉了杯子。气急败坏。说一说:1、 说一说文中的鹰具有什么性格特征?找出具体的句子说一说。2、 说一说成吉思汗有什么性格特征?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五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发挥自己宏观调控的作用,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比较杂乱的问题。本环节还重视了学生积累词语的训练和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重点词语的理解一般有三个步骤:不理解、结合工具书理解、工具书与文本创设的语言环境结合来理解。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些关键的词语,实际上也就基本理解了教材的内容,为后面的深入研读奠定了基础。四、小结:本文写了成吉思汗在打猎归途中口渴难耐找水喝,几次
10、被心爱的鹰打翻水杯,最后他气急败坏的射杀了猎鹰的故事。成吉思汗从这个教训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那么你由这个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呢?你有过相似的经历吗?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但是并没有要求削弱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因此听说读写,不可偏废,语文基本功训练要扎实到位。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动口、动脑、动手相结合,各种学习感官的积极配合,不单使得课堂结构错落有致,张弛有度,也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不减。五、布置作业:、1、 成吉思汗在什么情况下犯的错误?拓展作业2、 阅读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说说这两个故事在谋篇布局上、人物刻画上有哪些共性?并画出情节曲线。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