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1.88MB ,
资源ID:196782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678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发布》山东省潍坊安丘市等三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过程性测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发布》山东省潍坊安丘市等三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过程性测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

1、2021年10月份过程性检测高三语文试题2021.10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各种艺术都同时是一种学问,都有无数年代所积成的技巧。学一门艺术,就要学该门艺术所特有的学问和技巧。这种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经验,就是

2、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米开朗琪罗费过半生的工夫研究希腊罗马的雕刻,莎士比亚也费过半生的工夫模仿和改作前人的剧本,这是最显著的事例。中国诗人中最不像用过工夫的莫过于李太白,但是他集中摹拟古人的作品极多,只略看看他的诗题就可以见出。杜工部说过: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他自己也说过:解道长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他对于过去诗人的关系可以想见了。艺术家从模仿入手,正如小儿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像格律一样,模仿也有流弊,但是

3、这也不是模仿本身的罪过。从前学者有人提倡模仿,也有人唾骂模仿,往往都各有各的道理,其实并不冲突。顾亭林的日知录里有一条说:“诗文之所以代变,有不得不然者。一代之文,沿袭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语。今且千数百年矣,而犹取古人之陈言一而模仿之,以是为诗可乎?故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这是一段极有意味的话。但是他的结论是突如其来的,“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一句和上文所举的理由恰相反,他一方面见到模仿古人不足以为诗,一方面又见到不似古人则失其所以为诗。这不是一个矛盾么?这其实并不是矛盾。诗和其他艺术一样,须从模仿入手,所以不能不似古人,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但是它须归于创造,所以又不能全似古人

4、,全似古人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不能无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创造。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匠人虽比诗人身分低,但亦绝不可少。青年作家往往忽略这一点。(节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材料二: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的模仿天性和天赋的美感能力。模仿出自人的天性,人们既从模仿中获得知识,又从模仿的作品中获得快感。因此,文艺作为模仿,总体上是一种理性的创造行为,其中也包含着感性的愉悦。文艺模仿的对象是现实人生。在诗学中亚

5、里士多德明确指出,文艺的模仿对象是“在行动中的人”。在谈到悲剧时他又指出,悲剧的模仿对象是人的行动、遭遇、性格和思想。可见,亚里士多德是把人的生活确立为文艺的模仿对象。模仿的文艺能够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普遍本质和必然规律。亚里士多德把诗与历史作了比较,认为“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也就是说,与历史相比,诗对生活的描述更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之所以如此,在于历史叙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个别事情,而诗则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情,“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诗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它对生活中的事件做出如实的模仿,而在于它描写的事情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一方面,历史学家

6、记述的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但可能是偶然的、个别的,未必具有普遍必然性;而诗人所描述的事情,则是某一种人,可能或必然要做出的事情。另一方面,在历史学家的记述中,两件前后发生的事情之间可能只有时间上的承续关系。但在诗人的描写中,前后相继发生的事情之间存在着因果必然关系。因此,诗人所描写的事件,虽然也是特定人物的特定行动,也具有个别性,但其中却能见出普遍必然性。为了达到更高的艺术真实,文艺需要虚构,需要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加工。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模仿对象主要有三种: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其中,他更加推崇第三种模仿对象。可见,为了达到更高的艺术真实,诗人不必受现实真

7、实性的局限,他可以虚构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只要他虚构的合情合理,能够体现出事物的普遍必然性。亚里士多德的这些主张表明,文艺创作不应照搬现实,而要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地提炼和加工。总之,亚里士多德既强调现实生活是文艺的最终源泉,又认为文艺应当对现实生活进行,虚构和加工,以达到更高的艺术真实,因而对文艺和生活的关系作出了科学的阐释。(马工程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模仿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光潜认为艺术家进行创作都需要经历模仿和创造两个阶段,这是通往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B.艺术家要有诗人的妙悟和匠人的手腕,前者强调对艺术的领悟能力,后者强调手腕使用技巧。

8、C.亚里士多德认为,为达到更高的艺术真实,创作诗歌可虚构一些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D.艺术模仿既可指模仿别人的艺术作品,学习该门艺术的学问和技巧;又可指模仿现实人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今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应致力于模仿,成年后再着眼于创造。B.艺术创作者,如果能从模仿人手,又具有创造意识,就一定能创作出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C.历史叙述已发生的事情,贵在体现生活真实;诗歌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情,贵在体现艺术真实。D.能不能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普遍本质和必然规律,是区分文艺作品和非文艺作品的根本标准。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撑材料二核心观

9、点的一项是(3分)A.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B.没有人能通过模仿别人而成名。(塞缪尔约翰逊)C.美术一旦脱离了真实,即使不灭亡,也会变得荒诞。(托卡莱尔)D.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5.齐白石先生有句名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句话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延安交响刘成章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延安。记得那年离别时,风吹着我的黑发。今天,当我再来时,头上已是白雪厚积。虽然我老了,臃

10、肿了,但延安应能认得我;而延安,却变得令我目眩神迷。眼前是延安吗?当然是。信天游依旧,革命旧址依旧,宝塔山连同宝塔依旧,依旧的延河依旧哗哗啦啦地哼唱着奔流。此刻云彩此刻风,也有几分当年的感觉。可是,除了这些,延安变得我也认不出了!枣园那几棵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大梨树,曾经给领袖们许多清凉,现在它们擎天矗立,蓊蓊郁郁,越长越茂:盛了。实在想象不到它们居然可以长到那么高!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脸上闪烁着梨叶间撒下的光斑,灰布军装八角帽,手提小马扎,瞻仰,流连,围坐一圈讨论。既是重温滚烫的初心,也是寻找那绝美的伏笔。一队一队,摩肩接踵,出入于每一位领袖的窑院,立定天地精神。枣园四周的梁梁峁峁,沟沟岔岔,以

11、至全延安的千山万岭,一改当年黄漠漠的干瘪的颜色,全都变绿了,水意溶溶。一丝丝轻灵的细雨,说来就来了,就像秦岭之南。雨中的枣园,燕子低掠翅带雨,宛若唐寅笔下的江南小景。千百年来,一直被老黄风频吹的延安,成了翠绿的延安、湿润的延安、水晶晶的延安、江南一样的延安。包心菜似的,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紧抱着延安。古书上说:“三山鼎立,太和第一。”太和就是清凉山。清凉山最高。它山顶上的太和庙,被巨掌捧着,金碧辉煌。可是现在,你退回到凤凰山上看看吧,清凉山上那一握金光,猛扎扎落下来了,落了好几个层级。其实,清凉山一点儿也没有变矮,只是在它的后边,削平了33个山头,填埋了更多的沟壑。削平和填埋中,金属的悬崖

12、隆起,隆起;玻璃的绝壁隆起,隆起;钢筋混凝土的山峦,隆起,隆起。延安新区,灿烂地隆起了。78.5平方公里的辽阔,40余万的人的喜和乐,陕北口音的歌腔笑韵,硬生生地被托起来了,举起来了,在半空里,在云中,在霞中,在鹰翅旁。犹记得,古延安沟壑纵横,街市只在逼仄的夹缝中喘息。而现在,有一种力量,使亘古不变的延安街市,有如庄子笔下的大鹏,一冲上天,好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景象!也记得,延安城周边的千百条沟壑,年年月月冷清无人,纵有野花野草,也是道不尽的寂寞,自生自灭。现在,摩天楼丛掩去了沟壑,那楼丛开的花朵是一扇一扇的玻璃窗,和那窗里的三弦弹奏、小曲轻唱:“酒瓶瓶高来酒杯杯低。”那一丛一丛的马兰花,

13、一丛一丛的野艾,则成了人们阳台上的摆设。驾车在延安行走,总会碰到一座座大山,不由分说地挡住你的去路,你还来不及思索,车子已进入一条条隧道,满壁灯光,云霞明灭。延安自古挖窑而居,延安的黄土天生是挖窑的好材料。现在,人们把挖窑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杨家岭、大砭沟,还是黄蒿洼、万花山,处处都有隧道。延安周围的群山,都被隧道串起来了。唐朝诗人章碣的对月诗,好像是专门为今天的延安写的:“琼轮正辗丹霄去,银箭休催皓露凝。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今日之延安,真是别有洞天。汽车快如银箭,车轮碾着丹霄,满眼是水晶台殿般的隧道风光。上中学的时候,我读过一首歌谣:“燕子回来找旧窝,找了一天没着落。”现

14、在,我就像这只燕子,怎么也找不见我的旧窝了。一溜一溜的房舍,一块一块的牌匾,温馨而浪漫的小街,虽然还弥漫着当年的气息,但我扑,上前去攫住的是一连串的迷失。真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在旧窝前用手机留了影。延水汤汤,在不远处流过,在我的心头流过。此次回延安之前,我和97岁高龄的诗人贺敬之通过话。贺老说,他和我很近。我听了心里热乎乎的。贺老和我,都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欣喜地发现,许多前来瞻仰延安的人,都可以随口背出“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句诗最贴切地道出了时代的心声,不管把它放到哪段历史的诗词中,都会力压群芳,引人叫绝。在回延安中,诗人还说: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

15、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此刻,面对母亲延安,我的感受完全不是这样了。“一盏盏电灯”“一排排绿树”,早已是过去的故事。而母亲延安,也绝不只是换了一件新衣。被锁在山沟里、千百年闭塞着的延安风,通了;气,通了;经脉,通了!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一时想不出恰当的语言,索性借用贺老写过的一句唱词来表达我的感触:看眼前,是何人?又面熟,又面生。回看革命的来路,延安的秧歌一直扭到了北京城,我们的队伍一直载歌载舞。而今天的延安,在欢庆我们党的百年辉煌之际,阳光照透的林间,光线有如各种琴弦,其间还有笛子、唢呐、圆号、萨克斯,一场恢宏的交响乐,响彻云天。朋友们最知我心,安排我住在离宝塔山最近的宾馆。每

16、当暮色四合,宝塔山上的灯光哗啦一下全亮了,宝塔山红了,如火焰燃烧,也点燃了我的心。我想起,母亲告诉我,1937年春天,当我过满月的时候,刘志丹夫人同桂荣妈妈,给我做了一双老虎鞋;我想起,我骑在南关大礼堂外的短墙.上玩耍,适逢来开会的毛泽东走过,他慈爱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几秒;我想起,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先生,亲自为我号脉、看病;我想起,在清凉山上的新华广播电台,在那贴着白毡的小窑洞演播室里,我稚嫩的嗓音乘着电波飞遍全国我这个出生在延安的孩子,是党呵护着长大的。然而我深知,延安不是我一个人的。延安,是冼星海的延安,是石鲁的延安,是贺敬之的延安,是全国人民的延安,是永恒的革命圣地。作为地地道道的延

17、安人,我的心,将永远伴着延河奔流的强劲节拍而跳动。6.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四段写出作者阔别多年后故地重游时面对眼前延安将信将疑、犹疑不决的焦虑心理。B.作者通过庄子笔下的大鹏表达出对亘古不变的延安街市在今天焕发出巨大生机活力的惊叹。C.文章写“马兰花”从无人欣赏到成为阳台上的摆设,意在写延安百姓对马兰花的喜爱之情。D.作者引用对月诗表现了当今延安的隧道风光,表达了对诗人章碣神奇预测能力的惊叹。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笔下枣园中的“大梨树”,是萦绕作者情思的延安记忆,既见证了领袖们那段光辉的峥嵘岁月,又吸引全国各地的人们

18、去感受那段革命历程。B.文章既有自然景观的描摹,也有风俗人情的展示,流露出对童年岁月的怀念,弥漫着无尽的生活气息,激荡着延安与它的儿女们顽强生命的立体交响。C.文章引用回延安的诗句,意在借诗人贺敬之笔下的延安景象衬托出新时代延安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面对眼前焕然一新的延安景象的赞叹。D.本文以革命圣地“延安”为主要写作对象,以质朴的语言介绍了延安的变化,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浓浓的情感,这情感由开头平淡到结尾变得浓郁。8.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9.文章将现实与回忆相穿插,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

19、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真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贞观十年,魏徵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然则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而废也。

20、故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又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文子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然而言而不信,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之所不为也。太宗赞之。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惟有魏徵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徵之力也。朕任用岂不得人?”徵拜谢曰:“陛下圣德自天,留心政术。实以庸短,承受不暇,岂有益于圣明?”贞观十七年,

21、太宗谓侍臣曰:“传称去食存信,孔子日:民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房玄龄对曰:“五常废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裨益。殷纣狎侮五常,武王夺之;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如圣旨。”(节选自贞观政要诚信)注格:来,至。意谓信服,归顺。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泛称少数民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B.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C.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

22、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D.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庶,即民庶,古代遇到君主名字不直接写出,此处避讳李世民而用“人”。B.中国,在古时指中原地区,有时也指京师,即首都;文中的意思指的是后者。C.朝贡,又称进贡,是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予另一方,以表示顺从或者结盟。D.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应该具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征认为诚信是君子的行为,也

23、是国君地位的保障,能使上下一心,远民归顺。他的看法得到唐太宗的赞许。B.唐太宗即位之初,面对众臣的建议,选用了魏征的主张,减少战争、提倡文治、施行仁义,从而使天下安宁。C.唐太宗善于纳谏,把德、礼、诚信作为治国之纲,把修文布德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显示出君主的圣明。D.文中魏征的上疏,在语言形式上骈散结合,在行文说理方面富有论辩力量,这与谏太宗十思疏风格相似。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4分)(2)陛下圣德自天,留心政术。实以庸短,承受不暇,岂有益于圣明?(4分)14.选文第一段中,“朕所不取也”的原因是什么?(3分)(二)

24、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赠刘司户蕡李商隐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注李商隐: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汉廷急诏:贾谊遭贬三年后又被汉文帝召回长安,拜为梁怀王太傅。楚路高歌:楚国狂人接舆曾游孔子之门,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山石和石墩受到浪花猛烈冲击,桅杆在江风中摇晃显得日暗天昏的景象,暗示了时局。B.颔

25、联“已断燕鸿”和“更惊骚客”,前一“已”字,后一“更”字,写出了刘蕡两次遭受的重大挫折。C.颈联先用贾谊的典故表达对刘蕡才华的赞许,后借接舆的典故写出了刘蕡对平反昭雪的渴望。D.全诗感慨苍凉,在愤激之中,寓有深讽;景语之中,渗透情语;寓哀怆愤激于深沉凝重之中。16.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尾联中“欢”而“复泣”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古诗中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今天的语言里,如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 ”,今人常以此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2)姚鼐登泰山记中“ , ”两句,既描写了日观

26、亭以西诸峰在日出之后的颜色和形状,又衬托出日观亭之高。(3)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阐明了魏征治国施政的根本主张,是全文论述的总纲。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国风音乐的旋律都十分好听,有的如泣如诉,有的婉转悠扬,韵味十足,犹如天籁。之所以如此动听,是因为国风音乐的旋律多以宫、商、角、徵、羽五音阶为基础而谱就。还有一些国风音乐的旋律吸收了京腔元素,散发着浓浓的传统文化韵味。国风音乐除了能带给人听觉上的享受,还颇有画面感。借助汉语表意的特性,国风音乐的歌词中往往 大量意象,如小桥、流水、冷月、红烛、青山、鹧鸪,当音

27、乐响起时,美妙的乐声仿佛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欣赏音乐时,人们会被各种意象带入一种“古风意境”,仿佛 。由于大量使用诗词古韵以及古典意象,国风音乐的总基调一般是 的、含蓄的,追求的是意境美、朦胧美。这使得国风音乐在情感表达上不像西方音乐那般直白,听众需要不断咀嚼歌词的含义,对作品进行欣赏,才能获得 的审美体验。虽然歌词借鉴了古诗文,但又不像文言文那样晦涩难懂;虽然旋律吸收了传统戏曲元素,但又不像戏曲音乐那样拖沓缓慢。正是由于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吸收时代元素的缘故,国风音乐才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喜爱,呈现出清新的面孔。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包含 身临其境 内敛

28、与众不同 B.包涵 身临其境 收敛 出类拔萃C.包含 设身处地 收敛 出类拔萃 D.包涵 设身处地 内敛 与众不同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正是由于国风音乐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吸收时代元素的缘故,才呈现出清新的面孔,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喜爱。B.国风音乐正是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吸收时代元素,才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喜爱,呈现出清新的面孔。C.正是国风音乐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吸收时代元素的缘故,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喜爱,才呈现出清新的面孔。D.国风音乐正是由于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吸收时代元素,才呈现出清新的面孔,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喜爱。20.通感,即将一种感觉写成

29、另一种感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彭华康告诉记者,返回舱的着陆过程对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是不小的挑战。当舱体距地面10公里左右时, ,当速度降到7米每秒左右时,虽然具备了直接撞击地面的条件,但是这种速度仍然 。为此,五院载人飞船研制队伍设计了一套“组合拳”,( ),进一步减缓降落速度,同时通过返回舱底部吸能外壳、减震材料和座椅缓冲机构组成的减震系统来吸收能量,以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返回舱在距离地面1米时进行悬空急停B.在距离地面1米时让返回舱进行悬空急停C.让返回舱在距离地面1米时进行悬空急停D.在距离地面1米时返回舱进行悬空急停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甲骨文中的“德”字,左边“彳”字表示行走,可引申为一种行为;右边“”,由直和心构成。在古文字运用中,“德”与“得”通用。请整体把握上述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