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高考及其改革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神经,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正是在这种全社会的强烈关注下,我国高考改革的频率似乎越来越快,争议之声也一直高亢不歇。这既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它也隐含着教育健康发展的危机。作为教育问题的高考改革在我国,高考改革是作为教育问题的成因,也是教育问题的答案而出现,并广受重视的。在许多人看来,作为教育问题的成因,高考似乎需要对应试教育的形成、学生负担过重、学生无个性和创造性、以及新课程实施的艰困等负责。不过,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否则有可能掩盖了真问题而为假象所迷惑,不仅无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增加许多混乱,干扰教育的健康发展。所谓
2、应试教育往往被描述为“为了分数而教,为了分数而学”。这的确形象地描述了高考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及相应的激励作用机制。事实上,考试的结果通常都要表述为一定的分数,或者精确的分数,或者模糊的等级分数。在这个意义上,教育都具有应试的性质。因此,“为了分数而教,为了分数而学”并不可怕,更不是错误,真正可怕的是为了分数而不择手段!防止这种不择手段似乎与应试教育扯不上关系,与高考改革也没有多大关系,应该是健全和严格实施法律法纪。作为社会问题的高考改革显然,教育问题的答案往往不在学校,而在社会。这是因为教育过程不仅是社会过程,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而且教育的结果直接表现为社会后果。因此,当我
3、们思考高考改革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教育过程的需要,更要考虑其社会后果。比如,学生负担过重是批评高考的一个重要理由。那么,是高考的哪方面造成了这种千夫所指的现象呢?是高考的内容,还是高考的科目设置等形式?都不是,实际上,正是高考制度本身!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高考所具有的选拔性必然带来竞争性。这就意味着不论高考的内容是什么,科目如何设置,记分方式如何,只要录取的原则是高分获胜,优胜劣汰,那么参加高考的学子们的可选择策略大多数只能是竭尽全力,包括时间和精力!除非废除高考,否则学生的负担不可能减轻。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整个中国教育而言,学生负担过重是问题,还是学生辍学、逃学而厌学是问题,或者学生没
4、有机会接受高质量教育才是问题?由于我国人口政策造成的独生子女现象,公众在讨论教育问题时有矫揉造作的过度爱护孩子之嫌,往往容易将孩子正常的努力而当作了负担过重,另一方面,所有家长的眼光都盯在一个孩子身上,将全部希望都汇聚在这个孩子身上,随着经济发展,家庭一般都愿意也能够支付得起额外的教育费用,因此,正是这些因素强化了学生的负担。在这个意义上,学生的负担与高考的关系并不密切。作为经济问题的高考改革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高考,是需要耗用大量社会资源的。从节约资源的角度看,增加每年的高考次数未必是合算的。这是因为在统一高考的条件下,高等学校的招生、录取、注册入学、课程开设等比较方便安排,
5、而多次高考不仅刺激大量学生复读,增加家庭的教育负担,挤占教育资源,同时可能激化社会对于重点大学教育的过度追求,影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招生,增加管理成本,浪费大量社会教育资源。从经济的角度看,各省自主命题考试需要动用更多的考试专家,在专家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降格以求的专家所编制的试卷容易出现问题,影响高考的质量,同时,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教育质量监督检查系统,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就难以评估和保障。为此就需要建立新的质量保障系统,耗用大量社会资源。此外,高等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的成本也是比统一高考大得多,未必合适。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改革尝试在小范围可能容易成功,但是一旦大范围推广,则可能引发人们不愿意看到的
6、社会问题,大量增加高考的社会成本。因此,高考改革需要充分注意到改革的社会成本风险和经济成本的负担。作为技术问题的高考改革当前高考改革的强大压力主要来自推动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新课程实施的效果应该依据什么来评价?逻辑上讲,如果我们的高中毕业会考是行之有效的,当然应该用会考的结果来对照新课标,评价新课程的成败。但是,事实是社会公认高考对于基础教育的检验力。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困局如果高考完全按照新课程标准来编制,能够保证其甄别合格大学生的任务吗?能够证明新课程标准的得失和新课程实施的成败吗?因为这样的做法难以避免自我证明之嫌。如果高考不理会新课程标准而坚持自己甄别功能的需要,当然能够满足高等学校招生的需
7、要,也在新课程之外树立了一个标准而能够检验其成败得失,但是,有人则会认为这样的高考所发挥的指挥棒作用妨碍了新课程的实施。这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认真研究新课程理论,而且需要将高考的批评及其改革的诉求与考试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水平和状况结合起来。建议基于上述思考,我主张高考改革需要考虑到这样几个方面:1.坚持全国统一高考。由于考试专家的数量限制,全国教育质量监控的需要,社会公平的风险,目前尚不适合分省考试和高校自主命题招生考试,尽管可以在小范围试验。2.高考科目宜覆盖高中所有学科。只有这样做才能引导学校和学生重视并遵守教学计划开设全部科目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降低考试难度,大大减少不必要的过度学习
8、,从而减轻学生负担。这是因为考试科目越少,可考试的内容就少,考试难度就要加大,经过几年考试后,必然出现偏题和怪题;相反,考试科目多,可考试的内容就多,对于甄选而言就可以降低难度,出现偏题和怪题的机会就可能减少。3.加强高考的计算机化、科学化。只有加强高考的科学研究和相应的技术开发,才有可能做到公开,才能真正保障高考的公平和公正。4.高考应该对于教育改革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才能保证高考对于全国教育质量的评估与监控功能。5.强化高考的评价功能。目前花费大量资源所进行的高考,其信息的利用是十分低下的,通常只是提供一个总分数。需要改变观念,向高校和考生提供更为丰富细致的分数和信息,以方便高校和学生的自主选择。6.学生报考志愿应该在分数出来后。这样的变化不需要增加成本,却有助于学生的选择。7.在全国统一考试的基础上,给予高校招生自主权。这样能够满足高校办自己特色的需要。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