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教学目标: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2、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2.通过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层层深入的诵读,学着运用展开想象的方法,初步理解词的内容,
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渔歌子这首词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寄情山水、心志平和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3.拓展阅读,逐步培养对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并能主动积累优秀诗文。4.通过学习这首词,进一步感知词的特点。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词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题1、开学初,我们就学习了一首词,还记得吗?请大家一起背一遍。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张志和写的词渔歌子。(板书课题)“渔歌子”是词牌名,你还知道有哪些词牌名吗?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1、出示学路指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提示:仔仔细细读上四遍,前两遍要注意词当中的生字
4、和多音字,把词念得字正腔圆;后两遍要注意把词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韵味。2、出示词语认读。强调多音字“塞si”,看插图理解“箬笠、蓑衣”。3、诗词在古时候是用来唱的。读的时候很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谁再来念念?读出它的节奏,读出它的韵味。4、教给大家一个声音清亮的方法:坐正,挺胸,抬头看前面再念一遍。三、理解句意,感受如画的江南美景1、张志和不仅是著名的词人,还是有名的大画家。他常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他的好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是这样夸他的,说他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默读这首词,看看词中为我们描画了哪些景物?拿上笔,做上记号。2、数数,有多少景物?
5、整首词27个字就描写了9种景物,诗词就是这么简洁。正是应为简洁,这些景物的颜色呀、姿态呀都没有写进去,那请同学们展开想像,说说这些景物是怎样的?先说:怎样的西塞山?:翠绿的西塞山:危峰兀立的西塞山:陡峭的西塞山:山清水秀的西塞山怎样的桃花?:粉红的桃花:多姿多彩的桃花:姹紫嫣红的桃花怎样的斜风?:微微的斜风细雨?蒙蒙的,凉凉的流水、白露、鲑鱼?选一个说说?鲜美的鲑鱼时快时慢的流水3、这些景物加了颜色、姿态,生动多了。那能不能把这些颜色、姿态送到这首词中,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首词所描写的景色?4、在他们两个的描述中,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美丽如画)(板书)5、张志和把江南写得多美啊!其实不仅张志
6、和写江南,还有许多写江南的诗词。(课件出示:白居易忆江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四、入境如情,体悟心情1、这首词中,不仅有这些景物,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人,这个人是怎样的穿着?怎样的姿态?悠然自得的渔夫渔夫在斜风细雨中迟迟不想回家,好像沉浸在这美丽的意境中板书:悠然自得 人2、此时的渔夫心情如何?高兴,有鳜鱼钓舒畅兴奋,他想,今天的晚餐有着落的平和,笑眯眯的。是啊,表情都看到了。完善板书:美丽如画 景悠然自得 人兴奋舒畅 情3、词中没有一个字写到人物的心情,那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句子所描写的景物中体会到诗人的心情。)补充另一首词天净沙 秋思你再看看,这个人的心情如何?是兴奋舒畅的吗?(悲哀、忧愁)你
7、是从哪里体会到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虽然没有学过这首词,但是聪明的孩子,你们能从作者笔下的景物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情你看,张志和笔下的白鹭、桃花、鳜鱼、斜风细雨你们就是从这些景物中窥伺到作者的心情。这首词,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幅江南春时的美丽景色,还通过景物感受到诗人悠闲自得、兴奋舒畅的心情。再读读这首词,请问,这里的“归”指的是回到哪里?(回到自己的家)五 深探“不须归”1 同学们,让我们联系时代背景去感悟张志和“不须归”的情怀。词人张志和年少得志,曾经是朝廷命官,后来因得罪权贵被贬官,他干脆辞官不做,隐身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以游赏为乐,以钓鱼为趣,自称烟波钓徒,过起了天大
8、地大四处是我家的游历生活,以至常年不回家。所以这里的不须归是指回哪里?后来朝廷派人找张志和回去做官,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的归又是指回哪里?他的大哥张松龄担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写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劝弟弟回家。(课件出示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师:下面,我来当哥哥,你们当张志和,我们一起来对读两首词。“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齐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齐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
9、不须归。师: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师:且须还。生:(齐读)不须归。师:(指生)志和啊,你为何不归?生1:西塞山的风景太美了,我完全沉浸在风景里,不想回家。生2:我爱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的家。生3:春光这么好,我想多玩会儿。2. 是啊,你们真是张志和的知音。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张志和每次垂钓,他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有鱼饵,鱼才会上钩,没有鱼饵,能钓到鱼吗?师:是啊,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3. 让我们像张志和那样,独坐着,任清风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扑鼻而来,一起读音乐响起4. 这首渔歌子流传至今,已上千年。来,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千古绝唱,让它在我们的心中定格成一
10、幅清丽自然、醇香久远的永恒画卷吧!6、后来大家都非常喜欢这首词,里面有一个句子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在大家写文章的时候常常被用到。你觉得是指哪一句?为什么?:西塞山因为景色美丽,一看到美丽的景色,就想起这句诗。:青箬笠7、如果朋友看见我在雨中散步,问我,咦,你怎么不回家呢?我可以用一句诗回答他斜风细雨不需归如果有一个人遇到了困难,经历了艰难,他也可以用一句诗安慰自己斜风细雨不需归看来斜凤细雨不仅指自然界的斜凤细雨,还可以指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小结:现在,到底词会流传哪一句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首诗还会千古流传,一定还会流传下去,从同学们中间流传下去。最后我们在这首音乐中结束这堂课。板书:美丽如画 景悠然自得 人兴奋舒畅 情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