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故都的秋教材解读:本课是人教版散文单元的重点篇目,郁达夫写故都的秋,充满了“秋士”情怀,心内既有对故都秋天的伤感,也有对人生无奈的唏嘘。作者的高妙之处,就是讲这些复杂的情感不露声色地潜隐在他的字里行间中。学习本课,重在研习、感知作家所写景观背后深沉的情感。学生解读:这节课是在具有深厚秋意的重庆,上给具有同样文化底蕴的重庆学生的,参与这节课“文化教学”大赛课的,是重庆重点中学的学生,他们能够快速地扑捉文章写景的特点,对景物的把握,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课堂定位:本课是参与“文化教学”大赛的课,自然在处理教材时,本人就着眼于“文化教学”,课文中彰显出的“秋士”情怀以及古今中外的悲秋诗词,自然也成
2、了本节课关注的重心。希望从文化的角度,对本课进行全新的演绎。教学重点:立足文章的第 11 段,解读悲秋文化,了解秋士情怀。教学难点:结合“秋士情怀”,细读课文,品评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以富有地方特色的简短朗读,活跃课堂气氛,进入文章内容。二、解读“悲秋”文化:步骤(一):结合课文第 11 段:感受悲秋的古诗文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引出:(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2)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2(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3、(4)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王士禛江上)(5)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6)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7)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8)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0)秋风吹白波,秋雨呜白荷。(11)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步骤(二):结合上述试问,感受“秋士迟暮”情怀。(1)“悲秋”文化元素(2)秋天景物:秋风,秋雨,黄叶,枯草,残蝉,归雁繁华落尽,满目萧瑟(3)秋士情怀:时光流逝,年华易老,迟暮不遇,经年漂泊(4)案例分析:登高(杜甫)风急
4、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3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总结: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三、品味本文的“悲秋”文化步骤(一):背景介绍从 1921 年 9 月到 1933 年 3 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3 年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
5、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年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步骤(二):课文图景分析:(1)小院清晨;(2)槐树落蕊(3)秋蝉残鸣清、静、悲凉(4)闲话秋雨(5)秋日胜果步骤(二):分析总结4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四、拓展延伸步骤:阅读迁移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五、课后阅读:阅读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品味两篇写秋的名作中 的“悲秋”文化。六、课堂总结:品秋(陈丽茹)北国天高胜南方,风霜落蕊寒蝉唱。故都落寞千古意,一清一静一悲凉。诗词河流非寂寞,炽热文心有蟹黄。聚奎学子逢盛会,悲秋文化意绵长。